第(3/3)页 “这……” 赵构犹豫了,刚派出去的武将立即下令找回? 军政大事,岂可儿戏? 朝令夕改,难免让臣子和天下人误会,君臣猜忌,临阵换将,前线可能也会出现混乱。 万一因此引起大败,后果不堪设想。 最糟糕的是,徐还眼下充其量只是小过错,并非真正反叛,无法公开治罪。 即便回到临安,也充其量是明升暗降,将其软禁。 但因此导致的战败,甚至疆土沦丧,就要由自己这个皇帝来承担责任责任了。 毕竟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天下人乃至后世史笔极有可能给自己扣上一个“自毁长城”的罪名。 这是赵构不愿意看到,也承担不起的。 这也就罢了,更严重的是徐还拒不奉诏,该当如何? 以此为由,昭告他的罪名,然后抓回临安问罪吗? 拥兵自重的将领岂会束手就擒?如果徐还公然反叛,倒打一耙污蔑自己猜忌忠臣,陷害忠良,又该当如何? 起兵讨伐,兴师问罪? 眼下大宋的兵马已经投入和金军、伪齐交战,哪里还有多余的兵马。 除了一个岳飞,又有谁能对付得了徐还呢? 一旦大将叛乱,导致的后果会是本就岌岌可危的宋国分崩离析。 到时候,大宋江山恐怕也就…… 这个结果,赵构更加承受不起。 有些时候,没有把握应对后果,有些试探还是尽量避免,装作不知道的好。 否则,窗户纸捅破,难受的只会是自己。 赵构大抵也是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摇头道:“还是静观其变吧!” “官家,不可再纵容…养虎为患了。” “至少这头猛虎目前没有咬我们,而是在咬敌人,非要逼着他立即掉头吗?” 赵构低声一叹,心中还是隐隐希望,只是虚惊一场。 也许徐还并无反意,万一逼迫太甚,将其逼反了,那才是适得其反。 “官家所言有理。” 秦桧是聪明人,知道再劝无用,转而道:“不过,该做些必要防备才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