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岳飞不明白,张宪却心里清楚。 报复! 这是朝廷,是官家无声的报复,故意阻挠。 当岳飞喊出那句“迎回二圣”时,他就已经站在官家的对立面。 张宪完全看明白一件事,临安城里的官家赵构终究没有足够君王肚量,甚至自私狭隘,目光短浅。 即便不愿意迎回二圣,那洛阳和东京呢? 也许在他心里,丢失的疆土和他的皇位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偏安江南半壁江山,继续养尊处优,哪管什么祖宗基业,亲族和百姓死活,更不念将士浴血奋战之坚信,以及天下臣民的满腔期盼。 他怕,心中唯有猜忌。 他不相信岳飞的赤胆忠心,他担心岳飞尾大不掉,所以一切征战都变得不重要。 兴许,官家已经容不得岳将军了。 枢密院的调查只是由头,延缓粮草军械是故意之举,也是一种试探,而且试出了结果。 岳飞接二连三的咨询与请求落在官家眼中,不会是单纯为了抓住战机的忠臣之举,而是急不可耐,拥兵自重的征兆。 临安,一定在酝酿着对付岳家军,对付岳飞的阴谋。 可岳飞却浑然不觉,毫不在意,一心只有征战杀敌,只有还我河山。 再这样下去,岳家军的处境将会越发艰难,就地征粮,自发行动倒也是一种选择,只要成功都好说。 但岳家军素来宣称不扰民,就地征粮难免多有不便,也不好意思,即便可以解决,想必岳飞也不会答应。 他太重视朝廷的诏令,太忠直。或者说愚忠,时至今日,张宪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说法。 轻易不会违背朝廷的意思,甚至…… 张宪当真怀疑,也许某日朝廷挥刀相向,岳飞会不会躲避? 君要臣死,臣就必须得死? 坐以待毙?那怎么行,张宪觉得,也许得帮忙做点什么才是。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