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二章 蒙蔽圣听-《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1/3)页

    岳飞的奏疏送到临安的同时,内侍省持金牌递送敕书的使者也已经准备妥当,准备出发。

    时间似乎有些不巧,但终归还算来得及。

    但糟糕的是,岳飞的军报先到的是枢密院,而枢密使已经不是赵鼎,而是刚刚上任的张俊。

    看到岳飞的军报,张俊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作为长久带兵的将领,基本常识自然一清二楚,岳飞准备做什么,意图何在,条理依据之类的他全都一清二楚。

    岳飞说的有道理,尤其是那句以“攻占佐和谈”,很符合眼下大宋的情势,没准官家会心动。

    但是……

    金牌使者已经准备出发,岳飞这封军报送上去,官家岂非……

    而且……

    张俊略微沉吟,拿起军报便出了枢密院,但没有进宫,而是前去找到了秦桧。

    曾几何时,张俊和秦桧已经完完全全走到了一起,几乎惟命是从。尤其是这一遭,能当上枢密使,在他看来也是秦桧举荐,自然是感恩戴德。

    更重要的是,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已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而岳飞这份军报,对他们而言绝非好事。

    果然,秦桧看到军报时,目光顿时凝重起来。

    这封奏疏上其他内容都不重要,重点只有一句话——以攻占佐和谈。

    这是一种策略,却也是岳飞的让步,政治主张的改变。

    放弃了直捣中原,迎回二圣,而这正是官家赵构最忌讳的点。

    难道岳飞那个愣头青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更改,向官家致歉服软,做出让步?

    这让秦桧很意外,也很担忧。

    这是一个明显讯号,重点是官家赵构看到这封军报会怎么想?

    如果认定岳飞态度有所改观,不再厌恶,甚至有所信任……

    毕竟岳飞是一员猛将,用的着的地方很多,而且愚忠,只要不在关键问题上犯错误,皇帝有什么理由厌弃呢?

    如果这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