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七章 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国公,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有人喊出了这句话,可到最后声音却越来越低,明显底气不足。若是寻常倒是真可以君命有所不受,但十二道金牌在眼前,岂可同日而语?

    “光复东京就在眼前,若是就此放弃,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国公你甘心吗?”

    “不甘心……又能如何?”岳飞拳头紧握,眼中有太多不甘与遗憾。

    “国公,不可啊,回临安恐有危险……”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实,大家本来只是心照不宣,见岳飞如此坚定,麾下的将领们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胡说,官家召本将回临安只是述职……”

    嘴上是这么说,但岳飞心里默念的却是另外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官家糊涂啊……”

    “休得胡言。”

    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始怨怼赵构,质疑皇帝的英明神武。

    但岳飞却立即出言喝止,皇帝此举的不明智,他其实比谁都清楚,但为尊者讳乃是这个年代深入人心的观念。

    尤其是对皇帝,轻易不能指责君父,否则就是有违忠孝。

    “官家固然英明,但架不住小人蒙蔽圣听,谋害国公。”

    张宪走了进来,身后还有一位面相陌生的中年人,顿时引起众人关注。

    “这位先生是?”

    “高阳王府记室参军苏泽拜见鄂国公。”

    苏泽出身眉山苏氏,自苏红袖进入徐家后宅之后,苏氏便归心徐还。待高阳郡王正式开府建牙之后,以苏泽为首的一批蜀中才俊进入王府,担任职务。

    此举是吸纳人才为我所用,在一定程度上却也是权力和利益分配,保证蜀中和高阳王府成为统一的利益集团。

    毕竟蜀中是徐还的钱粮大本营,实际控制远不如秦陇,好在临安对其也是鞭长莫及,控制力十分有限。

    也正是因此,蜀中官员和士绅的支持就显得至关重要。苏泽是苏范的族弟,才有胆识,口才不错,此番劝说岳飞的差事便落到了他身上。

    岳家军上下不会关心他籍贯何处,出自某个名门世家,在意的只是前面的头衔——高阳王府。

    许多人不禁为之惊讶,临安十二道金牌前来催促撤军,高阳郡王又派人前来,意图何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