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一章 韦氏的喜与忧-《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太后,官家已经到了扬州,亲自迎驾,接您南归。”

    “哎呀,吾儿是天子,当坐镇京都宫闱,何必舟车劳顿。如此这般,言路台谏,士林坊间会不会有……”

    韦氏当然想要尽快见到儿子,也很满意这等盛大的排场。

    毕竟她原本只是个嫔妃,并非中宫皇后,不过凑巧儿子当个皇帝,才成为太后。在没有母后、圣母两宫太后并尊的宋朝,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想当初哲宗继位,其圣母朱氏一直梦想成为太后,奈何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高氏始终不答应,宫中唯尊向太后一人。

    仁宗生母李氏倒有太后之尊,可那都是死后追封的。自己的太后之位是儿子封的,但有个特殊情况,太上皇赵佶还活着呢!

    老爹还在,做儿子的私自将小妾生母为老爹扶正,似乎于礼法不合。只是眼下宋国这个局面,赵构“一意孤行”,无人敢出来挑刺罢了。

    但身份终究有瑕疵,韦氏心里多少有些介怀和忧虑。他隐约能够明白儿子亲自迎接的目的,也甚是宽慰安心。

    很多时候,盛大的仪式和场面是有助于身份认同和地位巩固的,却不知会不会因此引来风言风语。

    大宋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明的时代,台谏言官,甚至是民间风评影响还是很大的。

    韦渊立即道:“官家亲自迎接太后,此乃纯孝之举,天下人当以为楷模,赞许颂扬,太后不必担心。”

    “哦,那就好!”

    韦氏稍稍心安,儿子能这般决断,想来早就有所准备,那自己就安心等着享受荣耀时刻便是。”

    “官家亲至,宗室,包括几位大长公主都来了,十分隆重……”韦渊绘声绘色地讲述迎驾的盛大场景,以及高规格配置。

    “这样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韦太后心里不免嘀咕起来,沉吟片刻之后问道:“柔福……也来了?”

    “啊?”

    韦渊微微一愣,旋即道:“柔福……福国长公主并未前来,她向官家请了旨意,在临安祭奠孟太后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