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爸爸的洋手札》
第(2/3)页
木村真可谓是藤田的实干助手,马上就组织人员开展调查,先后找到与此次事件和之前打死工人事件相关的所有报纸,但是作为舆论工具的报纸无一不言辞激烈的抨击日商纱厂无情的流血事件,后来又有报纸影射日商与英商勾结,赚取中国细沙市场的利益,比如:
《纺织时报》报道悲叹:“以枪杀一工人之故,竟至浸成大流血惨剧,震动全埠,增恶中外情感,孰非日人一念之差恃强行凶致之哉。”至而扒出日商利用中国童工,虐待工人种种不堪事实,以及呼吁“数年来困苦敝疲之纺织业,转机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民国日报》也表示:“自由枪杀中国人民之暴举,表示严重抗议。对于困苦无告之工人的经济要求,认为绝对正当。”,号召:“由须人民一致奋起,废除外人借以作恶之一切不平等条约如领事裁判权等。”
就连金融界的《银行周报》也认为“经济绝交之呼声,洋溢中国,亦理有固然也。”,而“惟有借抵货运动”才能“微创对方”,慨叹在华外商如果放弃“昔日巧取豪夺而来之不当权利,”此种运动就不会发生。
还有各种各样的报刊的言辞无一不是愤然的语气,木村也查阅了会长手上拿到的报纸,但几乎在主流报纸上都发表过,这些主流报纸要不牵涉当局党派和政府,要不就是背后华商的各大商会大佬的利益扶持,而日本目前在埠势力并不及英美法,一次让英国人做挡箭牌也只是表面功夫,反而引起全上海的同仇敌忾,实在是得不偿失。
木村深感郁闷之余,又换了中国百姓服装,带着几个精干手下,到大街小巷打探,看到街面的各大米店、粮油店、布匹绸缎店、甚至药店、小饭馆都关门歇业,正感到惊奇之时,正好路过“江南游”的门前,正寻思这是家什么店面时,正好路过一个买烟的小贩,他正准备合上烟箱离开,就上前问道:“请问这位小哥,哪里有饭馆吗?”小哥上下打探:“问道,您是来上海不久吗?”
“对,没来多久。”
“那怪不得,最近也不知怎么的,这满大街一个店面接一个店面都关了,好像都不缺钱做生意了,哎,弄得我这个小买卖也干不成了——”说着就走了,让木村更加愕然,他又看了一眼“江南游”,心理却在想目前的情形,感到事情比他想象要严重得多,便没有多在意这家店名,随即回去汇报给了藤田。
而此时在教会医院,保罗和王主编都聚在这里,和姜凌峰谈目前的局势,或者说是在传达一个鼓舞人心的消息。王主编兴奋地说:“姜先生,可惜你受伤没办法看到,那万人空巷的爽劲,总商会经过内外多方努力,副会长迫于压力已经签署命令,宣布总罢市。”
“还不止这些,就连bj、南京、汉口的工人和商界都在集体罢工、罢市呢!”保罗也同样拍手叫好。
“哎,看来我是错过了一场好戏啊,保罗,你现在在‘江南游’,果然连中国主要城市都‘游’遍了?”姜凌峰总在兴奋地时候制造出更幽默的轻松氛围。
“哪里有这个机会,还不是成天听主编叨叨的。”保罗也开玩笑附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