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荆本彻本就对淮海镇兵马没什么影响力,这种情况下就跟着溃退到了崇明岛上。 其所监军的淮海镇张鹏翼、张士仪两部直接从海上撤至他们原来所在的浙江。 荆本彻则在崇明岛收拢溃兵,观望形势。 后世历史上,荆本彻散尽家财,招募兵勇,联络其他抗清将领、官员、志士,在崇明岛上建立了弘光朝破灭后的第一个抗清基地。 后加入鲁王监国朝廷,为舟山军阀黄斌卿所杀。 朱媺娖着其转任军务院募兵司郎中,暂且负责在崇明岛汰选聚集在那里的溃兵及本地官军。 荆本彻是有上奏之权的,根据其奏章所言,原聚兵五千余,汰选之后得兵两千四百人,不足一营。 而据陈健前往观察后奏报,荆本彻所选之兵不仅都合格,甚至比军务院所给标准还高点。 朱媺娖让荆本彻在募兵司任职,原本也就是试试,如今却不禁点头,觉得这人还是能用的。 事实上,后世历史上荆本彻之所以为黄斌卿所杀,便是因为其练就了数百善射劲卒,为黄斌卿忌惮··· 吴志葵,字圣嘉,松江府华亭人。崇祯六年武举,后游历北方,因勇武名传京师,得江南巡抚张国维推荐入军队为金山定波营把总。 如今其已升迁为副将,实授吴淞镇总兵官。 后世历史上,在今年六月份爆发的江南抗清起义中,吴志葵可谓是苏松常及浙北这一片的主角。 可惜当时江南抗清军队虽多,却互不统属,乱七八糟,甚至多有内斗的。 吴志葵先是谋复苏州失败,后又被清军逼得和黄蜚一起退往海上,结果跟黄蜚一样,都被清军擒住,不降被杀。 陈健在奏报上说,吴志葵个人确实颇为武勇,但江湖习气颇重,麾下兵马多为乌合之众,训练兵马及打仗的本事也很一般。 其人凭借在苏松常三府的名气,又持有朱媺娖的旨意,聚合了三万多兵马,在汰选后剩下两万。 但在陈健看来,其中符合新军标准的大概只有一万五。 不过,这些人中到颇有几名不错的将领,分别是骑兵把总俞飞熊、昆山守备陈宏勋、南翔都司许龙,江东游击朱瑛。 奉旨整兵的第三人则是驻守于苏州府长江边福山的副总兵鲁之玙。 此人乃是苏州卫军户,世袭千户,因明末卫所兵逐渐和募营兵混同,鲁之玙便累积升迁副总兵。 后世历史上,鲁之玙随吴志葵攻取苏州,入城中伏身亡。 根据陈健的奏报,鲁之玙麾下原有一万多人,汰选后只剩五千人。可陈健前往其军中观察后,发现真正符合新军要求的只有三千多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