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原来是青海哪里人?在哪个台吉、哪个贵族帐下?” “家里现有哪些人?” “你都会做些什么?种地、放羊、照料牛马、骑马射箭这些都算。” “你今后有什么打算?种地、放牧、经商还是从军?做工也算是一种选择。” “···” 王显文按照既定的程序,一条条地询问多吉,记录其相关信息,当场建立其档桉。 多吉都老老实实的回答,配合得不错,给王显文今日的工作开了个好头。 为俘虏们登记、建立档桉的工作并不轻松,按理说不该王显文这样的军政员来做。 奈何如今西北军中能做这工作的人太少了——虽然朝廷在发出政令的同时就在其他省份征召合格的官吏及志愿者,但那些人过来是需要时间的。 上面却不想因为政工方面人员的欠缺而拖慢收复青海的进度,他们这些军政员便先顶上来一段时间,把相关工作做起来。 多吉还没登记完,便有不少别的青海兵俘虏过来等着登记,似乎生怕登记晚了就少了好处。 若非过去十来日,做什么事都要排队的规矩让他们印象深刻,恐怕此时早就将王显文和小桌子团团围住了。 但如今却是在周围明军将士的监督下,自觉排起队来。 等王显文完成这个俘虏营的登记工作,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 并非所有人都毫无保留地相信王显文的政治宣传,这一营还有三十几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当场登记,而是选择观望。 这本就不是强求的事,所以登记了六七十人的王显文满意地离开了。 如今在河湟一带(青海之东),大明设立了两百个俘虏营,用以安置之前几次大捷所得俘虏。 如果每个俘虏营都有六七十人当场选择归顺大明,那么待这些俘虏营的政宣及登记工作做完,大明便可得一万多青海兵(民众)。 虽然归顺的青海兵俘虏中选择继续从军的只占少数,但想来先组建一营青海卫戍军应是足够的。 那些不愿从军的青海民众,则会在参加多次政治学习及培训后,才会被放回去。 这些人同样有助于大明收取及治理青海,有时候起的作用可能比从军之人更大··· 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的大半个月间,西北明军一直在做青海兵俘虏的思想工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