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春秋》-《进化,从此刻加速》
第(2/3)页
而这位夫子的留影神通,也并非是李玄镜的留影神通能相提并论的。
李玄镜的留影神通,本尊只能感受到留影神通的触发和消失,而无法感知到更加具体的留影神通所经历的一切。
但夫子不一样!
夫子作为三教首脑之一,其修为极高,其留影神通甚至据说已经触碰到了身外身的门槛,自然是能感知清楚留影神通所经历的许多事情的。
却也是此时,
应松年吐血的嘴张开,咆哮起来:“三教盟约自此订立,万民升龙之象出,则盟约作废!”
李玄镜僵硬了一下。
这是当初三教盟约具体内容的最后一句。
万民升龙之象!
什么是升龙?
但凡华夏有志之士,无不有愿我人族人人如龙之心愿,此万民升龙之象,说的便是世界即将变成人人如龙之时。
这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
没有办法让没有资质和根骨的人也能修炼,也能开悟。
而此刻,
荒土大陆第一幕结束的时候,剩下的全人类,就都已经是三教约定的开悟之境了!
万民升龙之象!
《春秋》展开。
老儒双手捧着《春秋》,左手握住书轴,右手缓缓从封口处拉动。
狂猛的存在能注入其中。
随着存在能注入,《春秋》一点一点的展开来。
存在能激荡在古老的竹简之上,
存在能仿佛拓印的纸张一般,在经过了《春秋》竹简之后,缓缓升腾。
而此刻升腾起来的存在能,凝聚为一个个的文字。
一个个以完全以存在能构成的文字。
【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这是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
也被称之为《春秋》第一章!
章,不是章节的章,而是印章的章!
也是杂乱无章的章!
是秩序!
是钦定!
是天理!
是……孔夫子的——礼!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礼,失礼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法。
如果从修行角度理解……
那便是,修行者先修法门,而后得义,得义而后仁,仁而后礼,礼而后德,德而后道!
换句话说……道如果是至高无上的话,那礼,就是第三至高无上的存在!
是仅次于道与德的至高力量体现!
而《春秋》第一章,郑伯克段于殷,乃是以上诛下之礼,以不动诛犯乱之礼!
这个故事的内容,便是郑伯为当时的郑国的王,其母亲偏爱其弟弟段,恃宠而骄的段想要谋反,其母亲也因为偏爱而帮着段谋反,在其谋反的时候,郑伯在殷商故地杀了段。而后郑伯又重新奉其母回都城。
其中寓意……
李玄镜默然。
选择这一章来出手,是将蒋澈当做段公,而将他李玄镜当做段公与郑伯的母亲。
也即是宣告蒋澈非死不可,而他李玄镜则会安然无恙?
这一段的文字汇聚着,慢慢的缭绕起来。
有莫名的无上威压降临下来。
就好像在蜜蜂的社会中,蜂王出现在工蜂面前之时一样。
臣服?
蒋澈漠然看向那老头儿和那老头儿手中的竹简。
他很清楚。
只要顶不住此刻的臣服的想法,真的选择了臣服的话,那臣服的时刻,便是他死亡的时刻。
微言大义!
所谓义者,并非是后来的江湖义气的义,而是天经地义的义。
天经地义是什么?
天经地义即是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天命,即是后来通俗文化之中所言的法则!
《春秋》竹简内,一章一义,即是一章一法则!
而全书汇聚,更是礼!
法则,或者说礼义,都是类似于一种程序的存在,只要达成其条件,则必定生成其结果。
无可更改!
“臣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