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被昧下的遗物?-《合喜》


    第(2/3)页

    旁边的笔和砚池都是灰扑扑的,一看就很久没用过。

    抬眼看看屋里,压根就没有过其主人有读书习字习惯的丁点痕迹。苏婼也想起来,阿吉说她在周家生活时,周家夫妇每日就是做咸菜,以及外出帮工度日,显然若是读书人也不会落到这地步。

    既然不是读书人,那他们家又为何会有笔和砚台,以及这些书与书信?

    想到这里,苏婼把几封有内容的信打开,抽出信纸来。

    抬头写的是:吾徒见信平安。

    这周家男人还正儿八经有师父?

    再看这信上的字,清隽飘逸,一看就是笔力深厚。这可与先前躺在地上那男人气质完全不搭干。

    她目光下滑直接拉到底部,只见落款写的是:汝师亲笔。

    信中先是问候,而后自述了一段其在京城的读书日常,然后信的末尾又回答了“学生”两个曾被求问的文章问题,很明显,这就是一封寻常的师徒之间的通信日常。但是信的末段提到了“汝在金陵”,也就是说学生在金陵,可周家夫妇就是京城本土人,他们几时在金陵生活?

    ……在金陵生活,且还在那里读书的只有阿吉一家,这些信难道是阿吉父亲的遗物?

    可是她的行李上次周家妇人不是全都给她打包带走了吗?为什么她父亲写给老师的信还在这儿?

    这么想着,她把其余几封信也拆了,果然在其中一封中找到了学生的名字:承礼。

    阿吉说过,她父亲就叫周承礼。

    周家妇人竟然昧了阿吉父亲的遗物没给她?

    她再仔细地翻查,信里没提什么要紧事,仅有的五封信都是师徒间在同一年间的日常通信。但是其中有四封,这位师父都提到了阿吉的名字。还转述了周承礼曾在去信中对阿吉的夸赞,师父还嘱咐他好生照顾阿吉。

    所以,阿吉的母亲带上这些遗物进京,其实只是为给阿吉留个念想?又或者,她们本来是要去投靠这位光看文字就能感受到真诚的师父的?但是阿吉母亲为何没去寻人,反而把人丢下来后还不辞而别了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