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44章县试第一名 孟瑶知道,钱氏拉她入伙,不过是存了分一杯羹给她的心思。 直白点儿说,就是照顾她。 加上赵大河也在一边儿帮腔,最终,孟瑶答应了钱氏的提议。 “我平日里琐事繁多,所以,阿瑶,书局那里,要劳烦你时常看顾。也不用特意的,就你到镇上看小树的时候过去看看就行。”钱氏道。 掌柜的跟伙计都是专门请的人,哪里需要她一个门外汉去看顾? 钱氏这么说,目的是照顾她,叫她觉得自己也是有付出的。 对于钱氏的好意,孟瑶接受了。 “娘,那你拉孟姨入伙,我呢?”钱蓁蓁有些跃跃欲试。 好歹,游记手札是她写的。 这卖给别人跟自家,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卖给别人,局限性大,要处处受限。 自家书局用,她的权利是不是会大一些? 她一直没说的是,她不光写了游记手札,她还写了许多行侠仗义的话本子,她觉得自己写的比世面上流行的那些好多了。 自家开书局,她是不是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把她那些话本子也拓印了卖? 卖游记手札,只能得一份银子。 再加上话本子,岂不是能得许多份了? “拉你入伙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长辈的营生,你一个小辈掺合也没意思。”钱氏道,“不过,你可以跟书局签订契约,供稿给书局。书局按着字数,给你结算银子。一本游记手札,书局只付给你一次银子。之后不管拓印多少,都不用付给你银子了。” 游记手札她写了几十本,每本都能拿银子,好想能赚很多呢。 孟瑶乐了,钱氏这真是在商言商,利益最大化。 虽然不知道古代书局跟著作人之间到底是维持一种怎么样的契约关系。但是钱氏说的这种,应该就是哄初入行的人的。 一笔稿酬,买断所有。 钱蓁蓁显然是不懂这方面,她觉得这样公平合理。 “娘,除了游记手札,我还有很多话本子,这种的,咱们书局收不收?”钱蓁蓁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