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失落的老爷子-《日月江山永为明》
第(3/3)页
“您想的没错,二叔。”朱瞻垶的神色异常的严肃,他也发现了事情不对的地方了。
“我们这次可能摊上大麻烦了,这次我们要面对的极有可能是堪比太祖高皇帝时期的‘郭桓案’。”
朱瞻垶整个人都绷紧了。
作为皇孙,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太祖高皇帝时期的四大案?
郭桓案,是典型的官吏贪污的案子,起因是户部侍郎郭桓伙同各直省的地方官吏作弊,盗卖官粮,数额巨大。
为了这件案子,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甚至是抱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心态,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做了处死的判罚!
这还不止,当初为了追赃还牵连了全国各地的地主,遭到吵架破产的地主不计其数。
而最终的结局就是该杀的杀了,不该杀的也杀了;该抄家的抄家了,不该抄家的也抄家了。
全国上下的地主因此怨念空前的高涨,为了平息怨气,朱元璋不得不杀了当时主审这件案子的审刑官吴庸等人。
朱瞻基有些懵,他不知道一个黄河决堤的事情怎么就扯到了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上。
“看来,这事儿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了。”朱瞻垶叹了口气,言语之间颇有些失落。
他本来是打算通过这次的事情来确立他作为皇太孙在地方官员心中的威信的,但现在看来要打水漂了。
“早些回去吧。”朱高煦也是颇为忌惮,因为这事儿就算是他被卷进去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这次黄河溃堤,上游有没有问题暂且不说,整个中下游沆瀣一气那是肯定的了,不然的话不会有这种程度。
到时候,要处理的人可能会多达几百甚至是上千人,这已经是很大的数目了。
等到那个时候,被牵连的人无疑会把目光放在朱瞻垶和朱高煦的身上,他们的怒气也会因为这个而找到宣泄的地方。
当初朱元璋在审完了郭桓案后为了平息朝野之间的怨气不得不杀了审刑官吴庸,这就说明了问题了。
他们两个人一个是皇子,一个是皇太孙,肯定是不能亲自接手这件事情的,最起码要找个替罪羊。
想到这里,朱瞻垶双眼一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