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卖炭翁-《极品小太监》
第(3/3)页
既然赵小乐放他们走,他们也是神情木然地离开,没有半分活人般的生气。
忽然,他们的身后响起了一阵吟唱声。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碳车碾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中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听到这首歌,不知不觉间,王村的村民们已经是泪流满面。
因为他们觉得。
这首歌,唱的不就是自己吗?
每日劳作,却换不来能够管饱的一日三餐。
这首歌里的官爷,还付出了半匹红纱一丈绫的报酬。
可自己呢?
又得到了什么?
反过来,他们却还要为了这群剥削自己的人去伤害自己的同伴!
这一刻,他们心中生出了浓浓的悔意。
忽然,一名满脸懊悔的年轻人,忽然转身朝赵小乐他们跪了下来,然后重重地叩了三个头。
有了一个人带头。
立马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效仿。
啥时间,小院的外面,跪倒了一大片。
王守山感动得泪流满面,身体颤抖着将这些人给一个个都扶了起来。
“乡亲们,你们不要这样,我也知道,你们是迫不得已......”
一名老人哭着摇头道:“守山老哥,我对不起你啊!”
一时间,院外哭成了一团。
王朝云也哭成了个泪人,红着眼睛对赵小乐说道:“赵公子,你的那首歌作得太好了,就好像我爷爷的事亲眼出现在了我眼前一样!”
赵小乐心中也充满了敬佩。
白乐天的诗之所以被传播得那么广,就是因为它的通俗易懂。
即便是不识字的百姓,也能轻松读懂诗里的意思。
并能被诗里的情感所感动。
这也正是白乐天的伟大之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