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顿顿不能少-《重生香江野性时代》
第(1/3)页
顾夏阳已经注册了天都娱乐事业有限公司,以及名将工作坊。
名将工作坊专门负责艺人的合约,单独拆分管理。
天下一(one cool)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会把艺人合约择出来转入名将工作坊,变成纯粹的一家电影公司。
另外就是要收购一家小规模的唱片公司,改名金牌大风(gold typhoon)。
香港的唱片业虽然没有电影业那么赚钱,但音乐跟电影肯定是不分家的。
香港电台的“十大中文金曲”、无线电视的“十大劲歌金曲”, 以及过两年后商业电台的“叱咤乐坛流行榜”。
三大颁奖礼每年的年终颁奖,都会成为歌迷乃至普罗大众瞩目的盛事。
换而言之,作为唱片工业“晴雨表”的音乐排行榜及颁奖礼,在激烈的商业助推下日益成为巨星争霸的竞技场。
这种竞技场带来的是与日俱增的名气,这些名气自然是能够转换为利润的。
香港的艺人绝大多数业务能力拉出来单打都没什么问题,唱歌也好, 演戏也罢, 玩综艺也尺度大得很,赚钱么,工作么,不丢人。
这两年唱片公司,已经开始注重商业化、偶像化的包装。
比拼唱片销量、演唱会场次以及在电台排行榜和各大颁奖礼龙争虎斗。
所谓的谭张争霸,就歌坛而言,张国容其实算处于追赶阶段。
但媒体大肆宣传,也让两位歌手的商业化达到峰值。
这种激烈的商业竞争,也是奠定八十年代香港唱片工业巅峰的动力之一。
一系列的数字也可以印证八十年代香港唱片业的繁荣:
其一就是流行音乐唱片销售量:有十多位歌手的唱片销量超过20万张。
唱片销售在1988年达到巅峰,当年颁发的白金唱片(含85-88年度)共计60多张。
其二就是演唱会场次:高票房的流行演唱会从1983年的18场递增至1989年的129场,观众人数从15万人次增至135万人次。
顾夏阳的电影公司越发展,原音大碟就多,需要的歌曲、配乐少不了,捧出来的艺人也要全方位发展捞金。
小犹太要努力当天后,自己总得给她搭建一个好平台。
就目前的香港唱片市场,与其去跟emi百代唱片等公司合作,顾夏阳还不如花点小钱去收购一家设备完善的小型唱片公司。
……
龟背湾, 五号大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