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朝廷若是给的封赏少了,恐怕学子们都收不回铁料本钱。” “若让百工学子寒心,秦相纵然再有奇思,日后也无人愿助他试制了。” “朝廷还是衡量一番,理应给予多少封赏吧?!” 众文臣哑然,但也理解,彼此交换一番眼神,最后看向秦墨。 秦墨现在是宰相,当然最有话语权。 而秦墨也不假模假样避嫌,当即向众文臣道:“那本相便趁机提个制度。” “日后不论民匠还是官匠,亦或是百工学子,只要有改善百工机巧之功,皆可将耗费呈报朝廷。” “朝廷审批查验,若封赏不抵耗费,便在酌情补贴钱财,诸君以为如何?” 改善百工,并非全值得大封赏。 一些改善实验,或许耗费颇巨,但结果却是有点用,却又没大用,就很尴尬。 但话又说回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看似鸡肋改善,便是那跬步,想要行千里,便少不了他们。 故而,朝廷还需酌情给予贴补。 众文臣揖手赞成:“秦相思虑周全,确该如此,明日吾等便联名上书陛下,促成此制!” 秦墨点头,向老王绾道:“王老相,轴承的具体封赏,还是由你们商议决定吧。” 这便是他的做事风格了,只提大略细节交给群臣。 老王绾揖手领命,当场便与众文臣嘀咕一番,而后向韩非道:“此轴承于军于民确有大用,虽不如混凝土,但也不遑多让。” “朝廷会给予三等爵赏赐,另有金钱贴补,待陛下批示之后,即可与混凝土封赏,一道下发学子!” 韩非揖手一拜:“如此,非便替百工学子,谢过诸位君长了。” 秦墨心中长出一口气,有此制度,学馆总算真正走上正轨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