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赵文韬和自己媳妇盘算着:“至于地,二十来亩,好弄,咱们的葵花玉米了,长得比全村谁家的都好,明年咱们还这么整。” 赵文韬在庄稼上真是没怎么费心,葵花和玉米就用锄头锄了一遍草和间苗,犁了一遍地,溜了一遍大草。 中间水地浇了一下水,其他啥都没干。 可别人小锄头锄草就来了三遍,大锄头培土来了两遍,犁地来了两遍,浇地两遍,真是精工细作,结果到了秋反而不如赵文韬庄稼长得好! 赵文韬的葵花盘子比其他人的葵花盘子大了两圈都不止,葵花杆子粗壮的更是像婴儿的小胳膊。 玉米也是,玉米杆坚挺有力,玉米棒又大又粗,玉米头的粒子都是颗颗饱满,你说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赵文韬这小子估计是老天爷的儿子! 大家羡慕嫉妒恨的很。 只有赵文韬心里清楚,庄稼长这么好可不是他的运气,而是全靠上化肥,全村的人几乎没有用化肥,就算用了也只是一点点,毕竟化肥很贵,大家舍不得买,也就赵文韬敢用。 如今正是收葵花的时候,削葵花用镰刀,把葵花盘子削下来放到车里,运到家里再用木棍敲打下来,到时候卖出去,也就是人们吃的瓜子。 盘子喂猪,烧火都行。 葵花秸秆到时候用镰刀割了,拉回来当烧火柴,或者架豆角子。 北方的葵花有两种,一种就是大葵花,产出的大瓜子当零嘴吃的。 另一种是小葵花,小瓜子,这个可以榨油,黑色、小粒,这边的人基本都是以吃葵花油为主,猪油为辅。 这是家庭必备的,大葵花不一定种,但小葵花是一定要种的,人们观念还是自给自足。 赵文韬只种了一亩小葵花,够他和媳妇榨油吃了,剩下的种了大葵花和玉米。 这么盘算着,赵文韬的这些粮食就该收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