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皇都,三千营校场。 皇帝携百官前来。 数百位当朝权贵鱼贯而入,声势浩荡。 随行负责保护皇帝的御林军,戍守在营地外,将此地包围的水泄不通。 很快,老皇帝在太子的搀扶下落座。 就在高台上搭好的篷帐下。 太子立于皇帝身侧,文武百官按照各自品级站在左右, 表情肃然。 苏长歌一眼望去,兄长苏子由,老信国公,老卫国公,还有其余六部尚书,丞相秦辅等,大晋的顶尖权贵几乎都在。 可以说。 假如有人提前在这设下重兵埋伏。 一举全歼。 整个大晋将瞬间分崩离析。 当然,想做到这点几乎不可能。 毕竟这是皇都,天子脚下。 就算是位高权重的太子, 除非策反禁军,否则也不可能实现此事。 此时。 见百官都站好。 苏长歌信步走到老皇帝面前。 身穿戎装,以武将之礼抱拳作揖道:“学生苏长歌,拜见皇帝陛下。” “恩。” 老皇帝面露笑意的轻轻颔首。 不知是因为灌钢法。 还是昨日太子那句大晋必胜的缘故。 此时此刻,他看着眼前一身戎装,雄姿英发的苏长歌,比以往要顺眼许多。 随后,老皇帝开口说道。 “这一战,关乎我大晋荣辱。” “太子将此重担托付于你,朕亦觉得,你有能力担此重任。” “此战若胜。” “你便是我大晋天下读书人之楷模。” 老皇帝声音高亢的说着。 听到这番话。 文武百官神情有些动容。 他们也没想到,陛下竟然对苏长歌、对这场两国较量如此看重。 这一刻,太子、苏子由、老信国公等人面露喜色,而丞相秦辅脸色平静,但与其一同主和的官员,面色则有些不自然。 若是换做平常在朝堂之上。 他们早就站出来劝谏, 让陛下不必把这场两国间的较量看的那么重。 双方谁输谁赢都无所谓。 纳贡和亲不过是一件小事,最重要的是维护两国间的和睦友好。 但可惜,现在身处校场,陛下又在兴头上,此时站出来劝谏,只怕会适得其反惹怒陛下,说不定还会被罢黜官职。 正因如此。 他们只好先按捺下来,准备等阅兵后回到朝堂上再劝谏陛下。 也就在这时,苏长歌的声音响起。 “臣多谢陛下信任。” “此战必不辱命,击溃蛮夷!” 苏长歌开口,语气格外坚定。 见状,老皇帝神色满意。 “好!朕相信你做到!” “让将士们都出来吧,朕也好看看,我大晋儿郎的英姿!” 老皇帝开口,声音豪迈。 “喏!” 闻言,苏长歌答应一声。 随即返身走到台前。 接过一名士卒递过来写着晋字的旗帜,用力挥舞起来,旗帜迎风飞扬。 挺拔的身姿,呼啸的旗帜让人不禁动容。 尤其老信国公和卫国公。 看着那面承载了一辈子信念的旗帜, 还有那道气宇轩昂的身影。 他们脸上不禁有些欣慰。 曾几何时,同样是在这个年纪, 他们也如苏长歌一样英姿勃发。 而现在,他们虽然老了。 但却依旧有人能挺身而出,挥舞着大晋旗帜,率领士卒对抗蛮夷! 老将虽暮。 但大晋少年仍在! 而此时,霍武看到苏长歌挥舞旗帜。 奋力吹响手中号角。 呜!!! 呜!!! 伴随低沉有力的号角声响起。 下一刻。 地面突然开始震动起来。 紧接着。 踏!踏!踏! 一阵节奏急促的马蹄声传入众人耳中,远处顿时尘土飞扬。 随后,李校尉骑着匹黑马,手举大晋旗帜,一马当先跑在前列,身后紧跟无数同样骑乘黑马的将士,面容坚毅庄肃。 “好!” “不愧是我大晋儿郎!” 见到此景,老皇帝拊掌夸了一句。 而后。 两百将士入场。 在霍武的事先安排下。 骑兵分成十个纵队,每队二十骑排开,间隔两米,清一色黑色战马。 看上去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厚重感。 随即,就在将士们列好方阵后。 突兀间。 一阵雄浑声音在校场响起。 “三千营将士,拜见皇帝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百名将士一齐奋力高呼。 刹那间。 所有人耳鼓一震! 心头狂颤! 老皇帝听到这声呼喊,俯瞰台下两百名精锐铁骑,顿时心神激荡。 这一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