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吴求道转头看向王太守,问道:“王太守,我只是个下山的炼气士,金银钱粮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也不求拿多少报酬,我费尽心思帮你铲除硕鼠,只因你对百姓的拳拳爱护!” “现在我就问你一句,你是要一时委曲求全之安,还是渝州百姓的长治久安?” 王太守揉了揉太阳穴, 想了半天才回答:“吴少侠,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也出身豪族, 还是豪族中的五姓七望,若真要对所有大户豪族赶尽杀绝,我得第一个把自己杀了吧?” 吴求道站起身来,叹了口气,对王太守说道:“那我便祝王太守明日的求雨大典能够顺利举行,反正有了这笔入账,你就是求不来雨,也能安抚百姓了!” 王太守看着转身离开的吴求道,张口欲言,但想来想去,实在想不出要说些什么,只能作罢,和林知县探讨起后续安抚州中豪富大户的工作来。 第二天一早,巴县百姓都聚集到了城外求雨台旁的空地广场上。 吴求道几人也各自分配好了守卫的片区,准备防止到时候有大户挑事找来的暴徒,或是有不长眼的淫祀野神过来非要找死,吴求道这几天心里积火,正要发泄一番。 渝州太守王钦与州中各路官吏,基本都到齐了,他们先是闲聊了一番,说些有的没的官面文章,然后待到吉时将近,一个道士走过来提醒大家可以开始求雨了。 那道士道号名叫落玉子,乃是王太守高价请来的楼观道,他所办的这叫罗天大醮。 结坛之法有九。上三坛为国家设之,分别是顺天兴国坛、延祚保生坛、祈谷福时坛;中三坛为臣寮设之,分别是黄箓延寿坛、黄箓臻庆坛、黄箓去邪坛;下三坛则为士庶设之,分别是续命坛、集福坛、却灾坛。 其中顺天兴国坛为最上法坛,设星位三千六百,为普天大醮,旌旗监剑弓矢法物罗列次序,开建门户具有仪范,需由帝王才能举办。 延祚保生坛次之,设星位二千四百,为周天大醮,法物仪范,降上坛一等,但也须是各军节度使或各道刺史,王太守不能办,得是上头的武德军节度使崔充才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