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某位创业者: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这是我最认可的一句话,当初我们宿舍四个人创业,四个臭皮匠勉强抵得上一个诸葛亮,创业过程经历过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就在即将成功的前一个月,我们毫不犹豫地翻脸,最后我亲手把我最好的三个朋友赶出了公司。 某位影迷:王小明可以凭这部电影翻身了,如果陆易、邓朝是有8分的实力也发挥出了8分的效果,那王小明就是以6分的实力超水平爆发出了8分的演技,到现在我都想不通之前他那些电视剧是怎么演的那么差,或许是他运气好碰到了一位好导演吧。 ...... 微博在后来算是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了,基本上没事了就去拿手机刷刷,关注几个喜欢的明星和名人。 看到一个点赞多的评论,大部分人估计都会顺手点个赞,再扫一眼。 连政府机关都有微博了,强不强大!吊不吊! 现在的微博还没有沦为水军的聚集地,全都是有效账号,这些几乎都是自发的评论、转发,对电影的宣传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再加上唐安卖力的宣传,华宜加大了宣传投入,初期的2000万宣传费已经全部砸进去了,除了后续增加的1000之外,再次增加了1000万,宣传成本达到了4000万,比制片成本的3000还高。 在电影质量、号召力差不多的情况下,也只能拼宣传了,甚至再过几年,宣传比电影的质量还要重要。 很多制片方宁可省点制片成本拍的差点,也要留出大部分资金做宣传。 绝大多数人投资拍电影肯定第一目标是赚钱,对他们来说电影就是一笔生意。 要赚钱,就必须要宣传、要大明星,后来居上的黑马总是少数。 还必须控制成本,要不然投资太高回不了本。 换了是别人人,估计也是一样的选择,他们首先是商人,其次才是电影人。 尽心尽力拍出来的电影要是因为宣传不到位没人看,裤子都亏掉了,这事谁肯干啊。 市场的变化,某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够的。 好莱坞有海外渠道,一般大卖的电影海外票房比北美还高,加上其他版权,他们才有底气投资一两亿、宣传又是一亿多。 要不然光是北美市场,傻子才去花两三亿美金拍电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