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结婚要买房、工作是不是公务员、彩礼能拿出来多少等等问题,放在九十年代,因为信息的不发达,或许这只是地方上的一些习俗。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改变逐渐成为了压在八零后和九零后头上的一座座大山。 加上这一代的独生子女问题,结婚后去谁家过年过节,双方老人如何照顾,这也是摆在现实面前的。 《小巷人家》已经发售就引起了社会讨论。 郝教授更是高兴的不顾自己刚出院的身体,急急忙忙的拿着新到手的书跑到四合院找宋缨。 “你这文风转变的很自然啊!”郝教授忍不住感叹。 他教了不少学生,也有很多是走的创作这条路。 但是天下文人千千万,能凭着一支笔杆子走出头的却是凤毛麟角。 “言情的皮,现实的骨啊!” 如果说宋缨之前的小说都带着爱情的奇幻色彩,那么这本《小巷人家》就是人间烟火气。 读者可以从小说里的角色中找到自己生活里见到过的每一个人,甚至是自己。 这也是郝教授最为激动的。 像这类作品,其实大部分都是三十岁以上的作家才能写出来的。 不是因为文笔功力,而是社会阅历。 宋缨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思想和阅历,这是令人没想到的。 宋缨刚好在和宋奶奶剥板栗,热腾腾金黄的板栗旁边放着一杯花茶。 院子的葡萄架缠绕着枯枝,三面挂着一层淡色的窗帘布,将夏天郁郁葱葱的葡萄架变成了冬日里的小帐篷。 中间还生着一个圆圆的炭盆,正冒着热气。 宋缨给郝教授倒了杯茶,盘子里的栗子也分了些给他。 “我只是突然想到的。而且,在我爸还没有做生意之前,我也是这样环境里长大的。” 不光如此,宋缨有上辈子的阅历,还有这些年在全国各地都旅游过,每次出门她不光是旅游,还是采风。 在眼界和阅历上,自然就比同龄人要高得多。 “老郝,你把我夸得这么好,我都要不好意思了!” 年关将近,宋缨和宋奶奶拉上叶美华一起去发廊做了个新发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