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扩军暴兵(中)-《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


    第(1/3)页

    天雄军的野战军的性质,就不像关宁军或者大同军之类的军队,没有防区,也就意味着没有稳定的基地。

    特别是兵源补充,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扩大部队人数是刘明遇现在最想解决的问题。

    但,并不是重要的问题。

    主要的问题是,要成立一个合理的制度。

    建奴取得的战绩,看着非常彪悍,然而,刘明遇在调查之后发现,这简直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皇太极率领建奴五万余精锐部队,自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七日,攻克大安口、洪山口以及龙井关。

    长城防线共有十五座关城则是由于守将投降,其麾下的将士也跟着投降,这种投降,也包裹遵化城的失陷,清河、三河、蓟州、通州等,可以说,在崇祯二年这场战争中,建奴直接攻下来的城池和关口,仅仅占了他们取得部总城池和关口的三分之一略低。

    大部分守将则是因为早被建奴腐蚀,拉下水的败类。这样的将领可以凭借一已之念,改旗易帜,也有可能另投他人。

    人性,根本就经不起试探。

    所谓的忠诚,就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用一句不客气的话说,某人要老程这只手,只要价钱够,不用别人动手,我直接砍下来送过去。

    明军将领的收入低,官员的收入也低,拉拢他们的成本并不算高,所以,刘明遇思来想去,决定成立天字局的监督制度。

    监督制度,其实也不算是刘明遇独创,而是历史传统。一般无非是武将监军,宦官监军,文官监军。

    当然,监军会被所有的士兵们敌视,而且不利于开展工作,那就换一个名目,比如说指导员,或是教导员。

    监军,建立在哨上。

    每一个哨,就有一名指导,一个司,则下辖六个哨,则有六名指导,这六名指导,有一名直属上司,则是教导员。

    然而问题是,天字局没有后世的军衔制度,如果让士兵们知道,谁大谁小,这么以来,刘明遇必须在军队中实施军事军衔制度。

    可是明朝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军衔制度可以让刘明遇直接使用,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办法使用,首先他这个千总,在明朝朝廷的官制中,仅仅是正六品,可是,他却成了朝廷正四品的广威将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