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明遇接着指着海边的区域:“卢大人,您也知道,我们这边没有海,光买盐就是一笔大钱,我准备组织百姓,在这里修建一座小盐厂,不过卢大人可以放心,我一粒盐都不在北直隶境内销售!” 刘明遇的盐产能依旧太低,勉强可以自用,如果供应林丹汗麾下的蒙古草原,那就远远不够了,可是在这个时代,食盐依旧是垄断性的暴利。更为关键的是,刘明遇手底下有成熟的盐工队伍,随时可以拉过去晒海盐,哪怕一年只能晒六个月,也可以多生产几十万斤,那就是十几万两银子的生意。 比起三百多万两银子产能的钢铁厂,以及几百万两银子木器工匠,这蚊子再小,那也是肉。 在听到卢象升想要开发北直隶,刘明遇感觉到了商机。 “卢大人,请跟我来!” 刘明遇带着卢象升来离开刘家军军部,七拐八拐,来到一处非常破旧的院落,这里停放着十几辆马车。 “这是什么?” “水泥!” “水泥是什么?” 刘明遇道:“我也知道修建城池,最好的材料是用糯米,可是糯米,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吃过,我拿着筑造城池,这也太奢侈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工匠经过几百上千次的试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烧出来的,也不知道效果怎么样,正好拿来试试。” 刘明遇一扬手,马上有十几工匠过来,他们从车上卸下一个个特大号木桶,木桶里满当当的装着一种灰色的粉末,极细,见都没见过。 随着这些水泥与石子、河沙等混合起来,开始搅拌。 由于天气太冷,水泥是怕冻的,所有实验的场地在室内,由于烧了地龙和火墙,室内的温度可以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这样的温度,实验水泥的坚硬程度,那完全没有问题。 几名工匠拖来一根根两指粗的钢筋和大量用比小指略小一点的铁条扭成的框框,然后指挥工人将这些长达两丈的钢筋四根一组的架起来,每隔一尺远套上一个铁框框,分别用铁丝拧紧。 在这些工人跟这些铁条钢筋过不去的时候,其他人也没闲着,在刘明遇的指挥下狂钉木板,在生生在地基上弄出两堵与地面齐平的木墙,木墙的间隙刚好能够放下钢筋做成的承重架。 这是刘明遇准备利用水泥修建一座钢筋混凝土的房屋,由于实验性质,长、宽和高,都在屋内,只是比例缩小了而已。 “打地基地时候必须用上承重架,不然的话地基很容易变形,然后房子就塌了,这可就麻烦了!” 刘明遇训斥着众工匠:“房子里肯定要住着人,出了事谁吃罪得起??” 在铺好承重架之后,又是刘明遇指挥大家将水泥、细沙、石灰、鹅卵石等按比例混合起来制成水泥浆,倒进木墙内,最后还用木棍夯实,不留任何空隙。 “这就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