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二、冬去(一百五十二)-《一念桃花》


    第(1/3)页

    “放心好了,师兄岂是那等心胸狭隘无端嫉恨之人。”楼月道,“麻烦的是三郎,你知道他对晚云有颇有些情义,此事,他最是难受。”

    说到谢攸宁,孙焕终于得了安慰,缓过劲来。

    “三郎么,”他摇摇头,叹口气,“你放心吧,他就是缺些时日,会想通的。我在高昌时劝过他几句。”

    楼月看了看他:“如何劝?”

    “还能如何。”孙焕道,“自是用九兄和谢家的恩义。他们出生入死,岂不比儿女之情来得深厚。”

    楼月明白过来。

    裴渊和谢家的恩义,来自于谢攸宁的兄长谢永宁。

    那时是深秋,裴渊领了一百人意外遭遇戎人牙帐,谢汝宁紧急驰援,但终于寡不敌众,谢汝宁中箭。

    裴渊没有谢汝宁抛下,将自己的铠甲裹在他身上,绑在身后,杀开一条血路,终于将将士们带了出来。但谢汝宁伤得太重,在那个星辰明亮的夜晚,谢汝宁走了。

    那时,孙焕也在其中。他已经崩溃,精疲力竭,是裴渊替他收拢起溃散的兵马,亲自押棺,疾驰了三天三夜,回到了代州大营。

    也是那一年,他们一起将谢汝宁的灵柩送回了江州的谢家,回来的时候,身边就带上了年少的谢攸宁。

    孙焕的思绪回到当下,露出苦笑,道:“三郎一直感激老九,对他甚为崇敬。你放心吧,老九心爱之人,他不会抢。”

    楼月也苦笑,没说话。

    正是因此,他才知道谢攸宁的失落。最爱的女子和最崇敬的人,当真是个折磨。

    *

    晚云和楼月笑嘻嘻地走开,临时起意,打算再去钓几条,晚上吃。

    孙焕又继续折腾鱼去了,一时小棚子里只剩下裴渊和谢攸宁二人。

    远处的冰河上,小童欢笑的声音隐隐传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