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六、冬去(二百一十六)-《一念桃花》


    第(2/3)页

    王阳却无所谓:“既然是他主动挑来的事,总要一道分担的。我替他把人抓了,他出个嘴皮子又不难,左右他喜欢去都督府做客。”

    *

    薛鸾的消息传到瓜州时,裴渊手上正低头看着手上的文书。

    那是一份河西诸商号的请愿,上头签了百来个商号的大名,方庆在其中格外醒目。众人只为一件事情,请都督府放仁济堂的商队出关。

    孙焕伸头看了一眼,笑道:“原来王青州说要呈给你的就是这个。仁济堂方大主事是河西道商会的会长,要几个名字还不容易。如今你放行还是不放?”

    “言而有信,自然要放。”裴渊平静地唤来府吏,交代了一番,道,“不过,商路堪堪恢复,恐有不测,令阳关城守总管林襄遣斥候二人、卫士十人护送商队西行至高昌,有异样随时来报。”

    “是。”

    孙焕一听,不由得笑了。

    裴渊亲近的手下,都听得懂他话里的机关。他吩咐给这些商队派官府护卫,明面自是体恤疾苦,保护他们免受流寇和风沙侵扰。暗地里,而是对这些人有了疑心,派人盯着。阳关城守总管林襄,恰好差点被伪造出关文书的城守令坑了一回,自然不敢再出错,行事必是谨慎,由他去吩咐此事再合适不过。

    待府吏离去,孙焕道:“你果然还信不过王青州。”

    裴渊淡淡地扫了他一眼,道:“胡言乱语,我不过为我河西的商队着想,有何不妥?”

    他说罢,低头拆开另一封信。

    孙焕看他读了许久,眉头松开又紧蹙,于是凑上前去看,“哦”了一声:“是杜襄呈报的薛鸾被找着的始末?“

    前两日,杜襄已经遣人带过话,说薛鸾找着了,但只这一句,详情在杜襄的这封信中。

    裴渊看罢,将信提给孙焕。

    孙焕边看边道:“又是仁济堂?”

    裴渊点点头,他下意识的想法和孙焕一模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