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铺子里偶有客人前来,大多是衣衫整洁、却又不甚华丽的书生,同老板打一声招呼,便拿着书上楼去了。 姚殊站在边上,拿着一本诗集看了半晌,都没有瞧见一个客人买书的。 她把诗集轻轻插回了书架,同老板聊起了天。 “您铺子里的书卖的也不贵,怎么生意看上去,并不如想象中好呢?按道理,来读书的人多了,走时多多少少也会有把书买走之人的。” 老板索性给她倒了茶,示意姚殊在柜台后面的椅子上坐下来,苦笑道:“夫人瞧出来了?在下这小铺子,如今就是读书的人多,买书的人少。这一天生意做下来,不赔本就是好的;便是生意好的时候,也是勉强维持开支罢了。” 姚殊秀气的眉毛轻皱,像是思索一般,低声道:“这是什么道理?” 老板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打开了话匣子:“夫人啊,您瞧着咱们铺子里的书不贵,那是和别的书铺做比较吧?可相对别的吃穿住行而言,书还是不便宜的。况且百姓识字读书之人本就不多,而有学问之人,家中谁会没有藏书的?咱们这铺子,也就只有寒门学子,还有极少数消遣之人会光顾了。” 姚殊点头:“您说的有理。” 老板又接着道:“别的铺子大多是科考所需的书籍、文章,便是卖的贵些,也有学子肯掏钱。咱们这个铺子,就不一样啦。大多数客人,还是没有多余的银两去买一本游记的。” 姚殊笑笑:“我看您这话本,就挺不错的。” 时人多推崇诗词歌赋,这话本,在大多数人,尤其是读书人看来,其实是难等大雅之堂的。 老板讪讪地摸了摸鼻子:“您别打趣在下了,偏是我这样不爱读书的,才会搜罗这么些个没用的闲书。” 姚殊闻言,正色道:“在下绝无瞧不起您爱好的意思,而且生而为人,识字学习,也并非全然以科考为目的。话本轻松自在,游记开阔眼界,更有时人针砭时弊的言论,都是极好的内容。” 见她如此说,书铺老板心中舒畅不已,只觉找到一个知己。 他畅然笑道:“有夫人这一句话,在下这书铺,开的也算值得了!” 又见姚殊柳眉轻皱,似是在思索,半晌后道:“您说铺子难以经营,便没有想过别的办法?” 老板一愣,继而摇头道:“这些书都是我辛辛苦苦搜罗来的,原就不便宜,若是再压价,便是卖出去了,也是亏本的。” 姚殊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摇头笑道:“并非让您压价,我说的,是别的途径去赚钱。” 老板见她言之凿凿,似是有感,便追问道:“夫人可是有什么好主意?” 姚殊想了想,道:“您这铺子里的客人,大多不是特别有钱的世家子弟,可也绝非身无长物的贫苦书生,若要他们买书,可能会有些艰难,可在其他方面就不一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