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艰难前进-《四合院:芯生年代》


    第(1/3)页

    “就是半年的时间,这个是死命令!我都答应人家了。”赵烨这个时候必须强硬,他是第一领头人,这个时候松了口,下面的工作就没法做了。

    “这也太紧张了,相关的验证实验都做不完吧!这可是计算机,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咱们只用半年就能搞出来?”慈教授觉得,    就是三年搞出来,都是放了一颗大卫星了!

    没想到啊,人家计划半年搞出来!难不成真的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不科学!

    “这个,还不能叫计算机吧?”赵烨可没敢想,计算机那是什么?自己搞得这个,性能还不如后世的单片机呢,    也就是多了些输入输出设备。

    勉强算个计算机,    但是真的是太勉强了,他都不好意思叫这个是计算机。

    “这个怎么就不是计算机了?这原理都是一样的呀!不信你问问李教授,他是搞过107机的。你问他算不算?”慈教授对这个很执着。

    “算的,不但算,而且比107机还要先进的多,还要方便实用!”李教授说的肯定无比。

    “咱们这个运算速度,哪里能跟107机比啊!咱们的浮点运算速度才多少?都不一定能超过万次吧!”赵烨还真不知道这个,因为他不知道107的具体参数,更不知道他这个弄出来到底有多快!

    “万次?能有万次?”这句话说完,三个教授的惊讶更大了!

    “我也是猜测的,毕竟我们的运算电路还没有开始设计呢!”赵烨弱弱的回答一句,不过他觉得,万次的可能性很大。

    “你知道107的速度吗?”李教授幽怨的看了赵烨一眼,    然后继续说道:“只有252次。”

    “不能吧!那可是大型机!”这次轮到赵烨吃惊了,    怎么可能这么低?怕不是搞错了吧。

    “107机本就不是为了追求高速设计的,    他是一台通用型计算机,外部存储和其他设备的应用才是主要的考虑方面。”李教授解释了一句,    也是为了保住107的面子。毕竟,当时的报纸上可是说的挺厉害的。

    赵烨点点头,也确实是这样的。计算机本来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并不一定非要追求高速度。

    “赵烨,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计算器这个名字已经不合适了,既然这是计算机,又是应用了微电子技术,那我们还是叫它微型计算机吧。”慈教授还是对计算机念念不忘。

    “这样好吗?其他老师怎么看?”赵烨还是觉得有点配不上“微机”这个名头的。

    “挺好的呀!就叫这个名字吧,简称微机,言简意赅!”李教授更觉得合适了。

    赵烨想了想,也不是不行吧!

    算了,一个名字而已,叫什么都行。

    不过既然已经叫微机了,那总该有个名字吧,要不然显得多不专业?叫什么好呢?

    赵烨苦思冥想,然后灵机一动,就叫曙光一号得了。这可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叫个曙光不过分吧?

    “这样,    既然各位觉得这个玩意儿算是微型计算机,那我们也算是开历史先河了!我们给它取个名字怎么样?我提一个啊,    曙光一号机,咋样?”

    “嗯,曙光一号,挺好,寓意也好!我同意。”

    “同意!”

    “我也同意,曙光一号,我国在微型计算机历史上的第一缕曙光。好,这个好!”

    赵烨点点头,果然,搞技术的都是起名废。就是这么简单直白才能对胃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