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 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文娱:我捧谁谁火》


    第(2/3)页

    抛开第一部电影不谈。

    剩下的这两部哪个前途不光明?

    《英雄本色》第二部上映,拿个十几亿二十亿片票房难吗?

    不难。

    要是舍地灌水。

    拍个四部曲,也能在市场上赚个三四十亿。

    三四十亿,这一半就是院线的。

    毕竟分成是按照,包括导演的投资人、制片人、税、院线来分成的。

    院线拿五成,是不变的。

    税收大概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十三左右。

    制片人是百分之五百分之十左右。

    电影拍得好,院线,是最赚钱的。

    如果院线当了制片人,又投资了电影,那更棒了。

    就比如《侏罗纪公园》,中子院线虽然没有投资它,但是它拿到了制片方的百分之五的分成,那么最后结算的时候中子院线就可以拿到百分之五十五的票房分成,比千星多一些。

    因此,院线是非常乐意电影能卖出高价,票房越高越好,越高院线越赚钱。

    就是谁赚钱,他们投谁。

    事实上也是如此,电影上映第一天,吕泽票房还没那两部电影的排片量高呢,结果拿下的总票房比对方高,这就说明了吕泽的电影卖座好。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恨不得直接给吕泽的电影排片量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只可惜,他们为了拿下那两部电影一些特权,签署了有关排片量的霸王条款:首先无论电影质量如何,要放映完一个周期,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这一条还可以接受。

    其次,就是不能低于百分之三十的排片量,否则就算违约,按照票房最后数据的一点五倍进行赔偿。

    听着很气人。

    但是,没办法。

    这也是国内市场电影不争气。

    引进了人家的电影,还要给人家足够多的好处,人家还不在意你爱不爱看,反正你排片量给我往高了调,总会有人看的。

    最后还有一些分成条件,院线要吃点亏,补给对方。

    实际上那两部引进电影,院线只能拿到百分之四十五的分成,少百分之五。

    之所以签署这些条约,也是笃定,他们的电影票房不会差。

    想要赚那份钱。

    可是,谁会预料到吕泽这匹黑马居然如此的迅猛,首日票房就直接把那两部电影碾压了。

    让他们不得不半夜开会,紧急讨论,然后第二天一早就来找吕泽商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