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另立中央-《伐清1652》
第(1/3)页
“世子天纵奇才,臣深以为然!”王尚礼立即应和道,但随后话锋一转,又继续说道:
“但是,臣亦以为,若是白文选所率大军抵达保宁,两军合力,定能将吴三桂大军一举歼灭。到时,则进可北击陕西,东攻湖北,退可经营四川,牵制陕西,湖北的清军。
如此,我军方能说是掌握了主动。否则,若是未伤吴三桂大军根本,其败退后卷土重来,四川依旧危在旦夕。”
王尚礼的想法其实更符合当下的局势与朝中普遍乐观的心态,毕竟这次清军攻入四川,就是这么一回事,而北路军的表现,不可谓不惊艳。
这就使得不少人认为,北路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自然应该乘胜追击,毕其功于一役了。
而且,如果能全歼吴三桂大军,清廷再组建一支具有同等战力的大军,没有两三年,根本不可能。
在冷热兵器混用,军人职业化的时代,练兵的成本是非常之高的。更重要的是,没有了那些经验丰富,作战技巧娴熟的骨干老兵,军队的战斗力很难提高。
“嗯,提督说的也很有道理。”孙可望笑了笑,“孤其实也知道,这种整建制歼灭清军的机会,若是这次没把握住,之后大抵上也不会再有了。”
其实,如果不是开了上帝视角,刘文秀的做法虽然说不够稳妥,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是合理的,若是等到白文选大军抵达保宁,那更是胜券在握了。
而且,要是此战胜了,擒杀了吴三桂这个智勇双全的清军猛将,那可不比李定国击杀孔有德,收复广西全境的功绩小,更是足以震动天下!
所以,孙可望这时候,倒是有点和稀泥的意思了。
这就是穿越者的通病了——一时之间还难以适应新的人生角色。
就拿当下的情况而言,他其实也不知道孙征淇这个便宜儿子是纸上谈兵,瞎猫碰到死耗子,还是真的天纵奇才,更不清楚自己的军令对刘文秀有没用。
毕竟,大西军内部的三将军体制,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孙可望这个盟主,说话并不是那么算数!
“提督,此事暂且放到一边,说说东路军的情况吧!”
孙可望见其他人都不说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的心里是已经有了决定的,但还缺少一个契机说出来。
因为他很清楚,要是自己直接说出要去“保宁救火”这种咋一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绝对会被亲信们劝阻。
那到时候该不该听呢?
听的话,自己不亲临战场,刘文秀不听军令怎么办?四川战局就不要了?上万将士的性命就弃之不顾了?可是听了军令,打赢了,涨的还是他刘文秀的声望,大西军所谓的“三将军”,岂不是离心力更强了?
从目前的大局来看,如果三将军不能统一在其中某个人的手里,令行禁止,相互配合,一起用力,这场仗根本打不赢。
所以,他必须要去保宁,去收买军心,驯服刘文秀,拉拢夔东的大顺军余部,然后才能安心主持东面的战事,和李定国合力,用战功来整合全军。
这才是孙可望心中真正的想法——他要借着解决四川和湖南战局危机的机会,加强中央的领导,解决内部危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