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激战(终)-《伐清1652》


    第(2/3)页

    反应稍慢的早已经被配合密切的大西军战兵刺死,而反应迅速的纵使能拔出腰刀,想要拼死抵抗,可是面对人数和武器都更占优势的大西军战兵,这样的反抗也根本不值一提。

    在上午阳光的照耀下,大西军将士身上跳动的甲叶闪烁着无数耀眼的光点,然后在大喊中冲向了面前的清军。

    借助盾牌的掩护,清军中射来的零星箭矢对他们基本没有任何伤害,而刚刚被挑落马下,毫无掩护的清兵,毫无意外地死在了大西军战兵的轮番长矛突刺之下。

    最锐利的矛尖刺在棉甲之上,借着冲击的惯性很容易便能刺穿铁甲薄弱的部位,刺入敌人的胸膛,然后身边的战友趁机再朝着清军的脖子补上一枪突刺,猛地一拔,鲜血喷而涌出,便能立即解决掉一个清军骑兵了。

    其实,这样的战术——以战象为前锋,步卒战兵紧随其后,砍杀坠地的敌军,便颇有点后世坦克先行,掩护步兵的味道了。

    在现在这样,没有火,又没有专门对付战象的长枪的情况下,这些清军骑兵很快便节节败退,只能是借着更后方一些,还未受到战象影响的清军骑兵抛射箭矢来掩护。

    不过,这些箭矢对于战象来说,丝毫没有伤害,只能是暂时阻滞战象两侧的大西军步卒战兵的行动。

    但对于这支想来偷袭的清军来说,现在最严重的问题便是:原本要往大西军腹地突进的上千蒙八旗战马不受控制,纷纷溃退,直接就冲乱了后方的进攻阵型,加之东面战场沿河通道狭窄,这五千清军骑兵如今直接被堵住了。

    其中,有三千骑兵已经进入了防线之内,现在乱成一团,进退不得,还颇有涌入东面战场的意思,而另外的近两千骑兵则尚且在防线外等候,发挥不了作用。

    只是,战象的移动速度确实太慢,根本无法追击,蒙八旗虽然溃退,暂时失去了战斗力,但却未受到重创,若是有了喘息之机,战场的局势便很难说了。

    而且,随着两军距离拉长,战马远离了战象,其因为战象突然出现而导致的恐慌,大部分在清军老兵的安抚下,也很快就平复了下来。

    战场的局势一时间又变得难以捉摸起来!

    好在,这个时候,孙可望的亲卫骑兵已经全部渡河,很快便抵达了战象之后,在费了好一番功夫,将战象两侧间隙的步卒战兵驱散后,孙可望随即下令手下骑兵展开进攻。

    他自然不会直接冲锋,不畏惧不是鲁莽,亲临前线也不时一定要冲在最前面,第一个死。他孙可望的命若是因为什么意外,直接丢在这里了,那可就真的是天要亡我汉家江山了。

    而且,有些话是说给别人听的,是说给手下的将士们听的,搞政治,做领袖的人,慷慨赴死,大义凛然的话能不张口就来?孙可望什么时候说过真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