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三套鸭——一道由文人创作出来的经典淮扬菜!【求订阅】-《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2/3)页

    邱耀祖接着说道:

    “淮扬菜名着《调鼎集》中对鸭子有这样一句描述:诸禽尚雌,唯鸭独尚雄;诸禽尚嫩,唯鸭独贵老。公鸭子,越老越香,味道就越出众,所以,三套鸭要选择一年以上的公鸭。”

    这就是昨天专门打电话让老黄来送食材的原因吗?

    想想也是,也就老黄这样常年跟各种养殖场打交道的人,才能买到公鸭,一般人到菜市场去买,绝对只有母鸭。

    因为养殖的鸭子,一般是不会留公鸭的,不下蛋,只会浪费粮食。

    但也不是没公鸭,大概七八十只蛋鸭中,会有一只公鸭,负责给母鸭们进行交配,这只公鸭一般会被养殖场的人吃掉,要想买到,必须得托老黄这样的关系户才行。

    至于野鸭和鸽子,林旭就不太清楚了。

    走进厨房,林旭看到工作台上整齐的摆放着今天要用的鸭子、野鸭和鸽子。

    三种食材全都经过了拔毛处理,光熘熘的,而其中的野鸭红嘴红蹼,看起来很诱人。

    邱耀祖提着野鸭说道:

    “选择家鸭只选公鸭就行,而野鸭,就比较讲究了,小旭,你知道野鸭怎么分等级吗?”

    林旭摇了摇头,他这会儿就像刚刚接触烹饪的小白一样,从没想过做菜居然可以像写论文那样,需要如此严谨的理论知识。

    邱耀祖说了三个字:

    “看颜色!”

    野鸭跟家鸭不一样,野鸭刚从蛋壳里钻出来就要找吃的。

    小时候吃得膘肥体壮的鸭子,鸭嘴和鸭蹼会变成红色,这是野鸭中的优等生,橙色次之,更差的还有黄色、黑色等颜色。

    野鸭要选择红嘴红蹼的鸭子,这样的鸭子才膘肥体壮,做进菜里才足够美味。

    好在现在的野鸭已经人工养殖,红嘴红蹼的野鸭比较常见。

    最后是鸽子,这也是一道比较讲究的食材,讲究的不是品种,而是鸽子的年纪。

    嫩鸽子味道不浓郁,老鸽子隔着家鸭和野鸭,也不一定能炖烂,所以要选择三到六个月的中年鸽子。

    “老鸽子嫩鸽子好区别,看脚底那块软肉就行,老鸽子的相对肥实一些,但中年鸽子不好选,过去都是厨师一个个用手挑选。”

    用手挑选?

    林旭不是很理解这话的意思。

    他好奇的问道:

    “养鸽子的人不知道吗?”

    “过去养鸽子的都比较粗放,而鸽子一旦会飞,长得又都一样,鸽农哪能分得清啊,只能去扭脖子挑选。”

    老鸽子生长期长,脾气也相对大点,扭它脖子,会剧烈挣扎。

    嫩鸽子没见过世面,脑袋怎么扭都没事,只有中年鸽子,刚拧脖子时会挣扎一下,然后就听之任之。

    “不过现在不用这样了,科学养殖的鸽子,腿上都带着标签,上面记录着孵出的时间,只要根据号牌挑选合适的鸽子就行。”

    三套鸭这道菜除了三种禽类之外,还需要冬笋、香孤和金华火腿三种配料,现在这三种食材也准备妥当,可以烹制了。

    邱耀祖笑着说道:

    “理论和选材给你讲过了,接下来你就制作吧小旭,顺便让我看看你的基本功。”

    林旭的基本功是没问题的,他二话不说就拿起菜刀,先给这只公鸭脱骨,顺便找一下手感,然后再收拾野鸭和鸽子。

    跟做八宝葫芦鸭一样,整鸭脱骨都是脖子下面开口,先将鸭脖子整个脱出来,接着顺颈椎骨把肋骨、嵴椎、鸭翅、鸭腿等部位的骨头全都脱出来。

    三种食材都是宰杀放血但却没清理内脏的,林旭抓紧时间处理,免得内脏时间长了在肚子里产生腐坏的气味。

    邱耀祖原本觉得就林旭这年龄,就算天赋高,脱骨的过程也不会太娴熟。

    但等林旭上手才发现,这孩子居然麻利得像个在灶台前打转半辈子的老师傅。

    对鸭子的骨骼格外了解,脱骨的时候,用刀的次数都不多,基本上全靠大拇指把鸭肉推离鸭骨。

    这种推的方式,是脱骨的最高形式,钝脱。

    所谓的钝脱,就是脱骨的时候,让肉始终接触钝的一面,这样才能有有效避免皮肉被划伤。

    一些不擅长整鸡、整鸭脱骨的人,操作的时候会刀不离手。

    但真正懂行的,只有去掉关节筋膜时才会用一下刀,更多时候只用双手,别的什么工具都不用。

    这样的表现,让邱耀祖心里直痒痒。

    “老高真是走狗屎运了,居然能捡到一个这么好的徒弟,早知道当年我也去迎春街买房子安家了。”

    他愿意指点林旭,本就是见猎心喜,遇到好苗子总会忍不住想要指点一下。

    再加上贺家顺等人的加入,让邱家成了钓鱼台乃至整个中餐圈子里都数得着的家族,终于有实现长辈“光宗耀祖”的希望了。

    所以高兴之余,自然就想教林旭高端点儿的菜品,结个善缘。

    以后万一老高一直不在京城,那咱就慢慢挖墙脚,只要肯努力,这孩子总有喊自己师父的一天。

    嗯,邱老爷子不敢直接把林旭变成自己的徒弟,但和高培生共享徒弟的胆子还是有的,而且还很大。

    到时候你是师父,我也是师父,谁也别说谁。

    烹饪圈子里,一个厨师拜好几个师父是很常见的,因为师父不可能面面俱到。

    白桉红桉、蒸菜爆炒、炖菜煲汤等等,每个厨师都有自己擅长的,所以就拜一群师父,这样才能“集众家之所长”。

    现在,邱耀祖就打算走这样一条路。

    你老高能教,那我老邱也能教,而且还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来教的,你有意见也得忍着。

    很快,一只鸭子就被林旭脱掉了全身的骨头。

    他将鸭屁股连带鸭骚一块儿脱出来,邱耀祖忍不住叫了声好:

    “非常好,哪怕让振华来,最多也就这种速度了,小旭这厨艺真是没得说,怪不得你师父到处去浪呢。”

    “这是做得多了,熟能生巧而已。”

    林旭笑了笑,提着手中的家鸭抖了抖,这会儿鸭子的皮朝内,肉朝外,但他并没有翻过来,而是放在一边,直接开始给野鸭脱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