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跟之前相比,这香味有鸡蛋和虾酱的鲜香,青红椒的清鲜,葱花的葱香,以及酱料的香味,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让人闻起来就足够馋。 袁德彪将锅里的酱料盛到盆里,林旭将整个过程记在心里,便去做手擀面去了。 没多久,手擀面做好,午饭正式开始。 面条盛进大碗中,舀一些鸡蛋酱淋进去,搅拌一下,用快子挑着嗦一口,那感觉别提多过瘾了。 尤其是吃到松软又多汁的鸡蛋时,比肉吃着都过瘾。 袁德彪盛了一大碗,尝了一口说道: “林兄弟这手擀面做得可真绝,顺滑劲道,把鸡蛋酱衬得更美味了。” 林旭笑着说道: “哪里哪里,是鸡蛋酱把面条衬得更好吃了……袁总厨吃完饭有什么安排没?今儿去探店吗?” “不去了,我得好好寻摸一下去哪探店比较好,找个方向,太小的店不合适,容易惹事端,还是去大饭店比较好。” 这个确实得规划好,比如师兄和老戴,基本上都找那种人均五百以上的饭店。 饭店越大就越在乎名声,所以两人到现在还没被人敲闷棍。 袁德彪说完,看着林旭问道: “我下午没啥事儿,林兄弟有啥安排吗?” 林旭这才说道: “我想学一下雪绵豆沙,感觉这道菜挺难的,要是能学会,回头给我家长辈做一下,老年人应该喜欢这种甜品菜。” “行啊,雪绵豆沙好学,对你来说没多大难度。” 戴建利原本打算吃完饭就回去的,一听等会儿还有活动,便也留了下来,既然做雪绵豆沙,那就跟着尝尝吧。 这种低温油炸出来的甜品菜,确实挺让人喜欢。 三人嗦着面,吃完一碗后,都各自又盛了一碗。 林旭吃面食,基本上都是一碗,但今天用鸡蛋酱拌着面这么一吃,有点刹不住车的感觉。 怪不得网上有人说,每次家里做鸡蛋酱拌面时,什么都剩不下。 原本他以为鸡蛋酱拌面跟炸酱面一样呢,但吃到嘴里才发现,鸡蛋酱比炸酱少了几分油腻感和肥肉丁的丰腴,同时又多了几分鲜香。 总的来说,这酱料香而不腻,鲜味十足,没有面码的情况下,其实是比炸酱面好吃的。 炸酱面的优势是用七碟八碗的面码,将炸酱的油腻感给中和,同时各种配菜也让口感更加丰富。 鸡蛋酱不需要这么麻烦,拌到面里直接吃就行。 总的来说,炸酱面像是落魄旗人的穷讲究,而鸡蛋酱拌面才是老百姓的日常,吃起来才更熨帖。 两碗面下肚,林旭其实还想再吃点,但胃里已经有点胀了。 所以他只得放下快子,打算回头在店里做一顿,让大家都尝尝。 袁德彪吃完就开始准备做雪绵豆沙。 这是东北女士菜的代表类菜品,和拔丝地瓜共同制霸东北多年,不过现在,这两道菜已经退出了绝大多数饭店的序列。 原因很简单,做起来太麻烦,尤其是雪绵豆沙,不是熟人的话,多给钱厨师也不愿意下手。 所谓女士菜,是东北人对甜口菜的统称。 一句简单的女士菜,不仅说出了菜品的属性,同时也将东北老爷们儿那种霸而不露的勐虎气质展现出来。 女士菜是给女士准备的,你一个大老爷们儿,举着快子往哪杵呢?来,先把这杯白的闷下去! 东北人吃饭,桌上有女士了才会点女士菜,要全是爷们儿,基本上就一桌下酒菜,先一人半斤烧刀子再说。 戴建利看着袁德彪问道: “东北饭店里能吃到雪绵豆沙的不多了吧?” “基本上都不做,除非是熟人,或者是一些网红主播去店里,店家才会费心思做点……你们川菜的雪花鸡淖不也这样嘛,平常的小饭点儿有做的吗?” “有个屁,就算有人做,味道也一般。有的饭店为了省钱,还拿午餐肉和火腿肠丁代替火腿丁,连配料都整不明白,你说那玩意儿能吃吗?” 火腿和火腿肠,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口感、味道、价格全都天差地别。 火腿是各大菜系高端菜都离不开的配料,至于火腿肠,也就适合跟泡面做搭档。 八号楼后厨有做好的豆沙,而且已经全部捏成了团。 林旭掂了掂,每个团大概有二十来克,出入不大。 袁德彪把这些红豆沙馅心放进土豆淀粉中滚一下,让表面沾满淀粉,这样可以轻松挂上蛋白湖。 沾满淀粉后放在一边,接着开始打蛋清。 蛋白湖是做雪绵豆沙的关键,同时也是这类菜品的灵魂,只要掌握了蛋白湖的做法,就可以用来做雪绵巧克力、雪绵流心奶黄、雪绵黑芝麻、雪绵芋泥、雪绵紫薯泥等各种小甜品,掌握一样,就等于掌握了整个甜品菜系。 过去做这道菜需要手打蛋清,要将蛋清完全打发,达到插快子不倒的地步,这对厨师的体力和精力都有着巨大的考验。 不过现在有了打蛋器,这一步倒是简单了不少。 科技改变生活,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袁德彪提着打蛋器开始打蛋白的时候,另一边,罗珊和高大爷,也在林红旗两口子的陪同下,开始视察整个景区…… ———————— 本章5000字,求月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