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袁德彪起身说道: “我来给大家分。” 他用两根没用过的快子三下五去二将整个熊掌分成了小块。 大家依次夹取品尝。 耿立山吃得比较急,刚入口就赞叹一声: “好吃,太好吃了,跟我八十年代那会儿吃的真熊掌一模一样。” 吃着美味的赛熊掌,他的思绪也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那会儿每到春节临近,我就蹬着自行车去附近乡下给人写对联,练字的同时,也能增加点收入……记得有一年冬天,我自行车链子断了,正式腊月最冷的时候,那会儿京城周围比较荒凉,漫野地还不安生。” 正低头吃赛熊掌的赛森听到这里,诧异的抬起了头。 耿立山继续讲着: “我推着车,寻思要不要找个柴火垛猫一夜,正好有一台老式吉普车路过,司机人特好,不仅把我连人带车拉到京城,还送到了胡同口,当时全家人都慌着找我,还要报警,见我回来都围过来问,人家司机悄悄开车走了,我连声谢谢都没顾上说……当时火急火燎的,也忘了问人家的名字……” 蔡森用手肘碰了一下蔡和平: “老头儿,这说的是你吗?” 蔡和平慢条斯理的将赛熊掌吃进嘴里,默认的点了点头: “要车链就断那一次的话,应该是我。” 蔡森:“! ! ! ! ! ” 谁能想到,这个整天在家吹牛逼的老头儿,说的居然都是真的! 这简直太意外了! 蔡和平放下快子,用纸巾擦擦嘴,冲正在缅怀的耿立山问道: “立山先生,你看我面熟吗?” 耿立山一怔,仔细端详他两眼,试探着问道: “您是……” “82年底,腊月十四晚上,约莫九点,密云县……” 他还没说完,耿立山就站起来,一脸惊讶的走过去: “老哥,我真没想到还能遇到你,这都四十年了吧,四十年前该向你说声谢谢的,一直拖到现在,谢谢你了老哥!” 身为一个大书法家,已经见惯了各种大场面。 但此时,面对曾经帮过的自己人,耿立山立马红了眼眶。 蔡和平站起来,笑着拉住了耿立山的手: “千万别这么客气,其实当时我出差办事,原本要留宿一夜第二天才回京的,但惦记家里的老婆孩子,就连夜赶路回去……那会儿严打,路上不太平,见你推着自行车,认出你是京城在前门写对联的,就打算捎上你,万一路上有啥危险,俩人处理也比一个人强……” 耿立山一听就更感动了。 哪怕四十年后相认,人家依然不居功。 他擦擦眼角的泪水: “老哥这次可不能偷偷熘掉了,咱俩先加一下微信,我……我得好好的,认认真真的感谢你一番。” 蔡和平笑了笑: “您这……客气了啊。” 耿立山摇摇头: “我没客气,你当时没看报吗?就你接我回京的那天晚上,我上车附近的村头发生了凶杀桉,有人把一个草垛里过夜、准备挑着鸡蛋去京城卖的两口子杀了……如果你没接我,死的有可能就是我。” 那会儿治安比较乱,所以有了八三年严打。 任崇墨身为一个文人,对这种事情触动很大。 他感叹的说道: “没想到还有这种事情,那更得道谢了,这位老人家,不要推辞了,你不接受道谢,立山先生怕是会有心病的。” 旁边,林旭看到这一幕,悄悄对舒云吩咐道: “上酒吧,今天这状况,我这结拜老哥不大醉一场是收不住的。” 舒云问道: “上什么酒?” 林旭原本想说茅台或者五粮液的,但想想这俩老燕京人,最有情怀的应该是二锅头,便说道: “二锅头吧,我岳父高价买的那几箱,先拿四瓶过来。” “好的,我这就去拿。” 舒云离开后,蔡森见自己爷爷和耿立山都站着,便把位置让出来,让两位四十年后再重逢的老人家好好聊聊。 他挺感触的,拿着手机,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 “家里老人要是喜欢吹牛,别急着反驳,让子弹飞一会儿,因为很有可能,他吹的牛都是真的!” ———————— 本章5000字,求月票啊兄弟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