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孙大娘惦记了半辈子的家乡美味——芜湖虾籽小刀面!【求订阅】-《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2/3)页

    不过孙大娘并不上当:

    “你是想方便钓鱼吧?”

    “都一样都一样,饭做好了吗?先吃饭吧,吃完饭再说,这两天争取把车牌照弄好,贴上车膜,看着应该更顺眼一些。”

    没上车牌的汽车,车玻璃上不能贴防爆膜,所以现在车子是透明玻璃,里面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陈燕拉开车门坐进去,感受了一下车座,对老孙头说道:

    “回头等上了车牌,我给您换一套车座吧,这座位太硬了,开时间长了不舒服。”

    老孙头委婉的拒绝了:

    “不用,我也就到近郊钓钓鱼,开不远,没必要折腾。”

    身为一个警察,他当然知道改装车是违法的,所以不管舒服与否,都直接拒绝,当了一辈子警察都没有违规,退休了更要保持晚节。

    陈燕也没坚持,大家回到院子里,开始吃晚饭。

    今天孙大娘做的是北方常见的高碳水组合——葱花烙饼配疙瘩汤,另外还有林旭带来的几样卤味和干炸鱼块。

    家里没啥菜,加上要给墩墩蒸鱼,孙大娘就就索性捞出两条鱼收拾了一下。

    半条给墩墩吃,剩下的全都切块腌制,然后挂湖油炸。

    “哇,大娘的手艺真好,这疙瘩汤跟小时候吃的一个味儿,葱花饼也好好吃,又劲道又起层,果然还是这样的饭菜最贴胃。”

    沉佳悦拿着一块烙饼咬了一口,烙饼外面是一层焦壳,里面的面饼层次分明,带着浓郁的葱香和花椒面的香味。

    这是京城胡同里最经典的葱花烙饼,几乎各家都会做。

    吃一口烙饼,就一口咸菜丝,再端着疙瘩汤顺着碗边吸熘一口,这就是燕京胡同里最舒服的享受了。

    孙大娘说道:

    “刚结婚那会儿,对这种饭菜根本不适应,没想到吃了几十年,倒是不怎么适应老家的饭菜了。”

    林旭问道:

    “大娘,您老家是哪的啊?”

    “ah的,ah芜湖……老孙二十来岁那年,去我们那办桉,我在招待所当服务员,不知怎么就迷上他了,可能当时他穿的那件的确良衬衣太好看了吧……”

    老孙头不满的说道:

    “什么衬衣,明明就是见色起意,年轻时候我要个头有个头,要长相有长相……这么说吧,那个时候的我,连小林都得暂避锋芒。”

    林旭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个暂避锋芒是什么意思。

    原本以为五五开已经是个很不要脸的词汇的,没想到老孙头居然又弄出来一个暂避锋芒。

    颜值方面避不避锋芒不好说,但厚脸皮方面,别说自己了,哪怕五五开本人过来,也得老老实实说一句甘拜下风。

    陈燕好奇的问道:

    “大娘,您俩当时谁主动的?”

    孙大娘当即说道:

    “他呗,一个劲儿的给我吹嘘京城有多好,我问他有小刀面吗?他说遍地都是,能把人吃吐……结婚这么多年,我愣是没见到他说的遍地小刀面在哪,倒是疙瘩汤一碗又一碗的,喝了大半辈子。”

    老孙头得意的说道:

    “你说那小刀面,不就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手擀面嘛,京城确实遍地都是……我要不这么说,你能心甘情愿跟我来京城吗?”

    当时情窦初开的两人想要在一起,还挺难,京城那边得出一份调令把孙大娘调往京城,不然她没资格进京城。

    为了这事儿,老孙头求爷爷告奶奶的四处托关系,总算将那个一见钟情的芜湖姑娘接到了京城,然后一直生活到现在。

    孙大娘从当时站在胡同口手足无措的芜湖姑娘,变成了现在满嘴京片子的老燕京人。

    生活习惯,也从小刀面变成了疙瘩汤、棒子面粥等北方饮食。

    陈燕好奇的问道:

    “小刀面是什么东西?就是手擀面吗大娘?”

    “不是,完全不一样,小刀面是用鸡蛋和碱面和面,再用竹竿一点点压扁,最后切成非常细的面条,在锅里煮一下捞出来,浇上大骨头汤,再撒上一勺虾籽……”

    她正说着,沉佳悦当即说道:

    “舌尖2拍过这个,叫什么芜湖虾籽小刀面,我说这么熟悉呢,特别是放虾籽的步骤,跟舌尖里拍的一模一样。”

    前两天获得两瓶虾籽后,沉佳悦认真研究了一下吃法,然后看到了《舌尖2》的片段,知道虾籽居然还能这么吃,还打算让林旭抽空做一次呢。

    林旭也想到了这点,他看着孙大娘笑着说道:

    “我师兄刚给了两罐虾籽,这样吧,明天我在店里做虾籽小刀面,补上您心里的遗憾,让您在京城也能吃到正经八百的虾籽小刀面。”

    孙大娘满脸都是惊喜:

    “这感情好,就是……就是麻烦不麻烦?要是麻烦的话就算了,我想吃回老家一趟也没什么,坐高铁半天就到了,挺方便的。”

    “不麻烦,我们后厨正好有做竹升面的竹竿,到时候把面和好压一下就行了,非常简单。”

    小刀面跟竹升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用蛋和面,都需要借助大号毛竹一点点碾压成面片。

    压成面片后,也都需要用刀切成细丝。

    但不同的是,小刀面在和面的时候不用全蛋,而是要加上水和食用碱,而正是有碱的缘故,使得面条没有竹升面那种夸张的弹牙感,吃起来反而丝丝细软,软糯香滑。

    而煮面的原汤也不能喝,因为积少成多,面条汤里面碱的含量会升高,贸然喝下去对胃不好。

    一般情况下,面条煮好捞出盛在碗中,需要另外加一勺子熬好的猪骨高汤或者鱼汤,这样做出来的面条既好吃,又满是浓郁的鲜香味。

    浇上汤,面条的鲜香味其实已经飘散出来,但此时还不能吃,因为还缺少芜湖小刀面的灵魂——虾籽。

    虾籽是长三角地区一种很常见的天然调味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