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双环卡扣-《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2/3)页

    携行具是为了方便战兵携行之用,是给战兵用的,因此不适合身体未长成的成年人来用,很正常。

    关羽单手拎起携行架,就往背上背。

    关羽人高马大,对李孟羲而言是非常大的东西,关羽背在身上,很是合适。

    架子一上身,关羽就体会到携行具的好处来了。

    首先,木架和大篓并不十分重,背着和稿席加被子的重量差不多。

    其次,木架担在肩膀上的位置,是突出的一小段扁平的木头,木头不是直的,而是带有弧度的,卡在肩膀上极舒服。

    粗麻背带的好处也显现出来了,背带背在肩膀上,一点没有细绳子的紧勒感。

    李孟羲鼓捣出的携行具,背着果然比用绳子随便系着铺盖背着舒服多了。

    和每日肩膀被绳子勒出几道印子,有时还会磨破皮肤,要是再进了汗水火辣辣的痛相比,背着不会勒肩膀的携行具,不到十斤的木架子和筐子的额外重量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关羽毕竟不能像李孟羲那样背着携行具当场就原地跑几圈体验舒适与否。

    毕竟是一军主将,有心理包袱的。

    关羽一本正经的背着感受了下,然后卸下携行具,交于刘备,刘备再试。

    背负式携行具看似简单,实则设计巧妙,从便携性舒适感等方面,都比随便用绳子背着东西舒服的多。

    体验完,刘备对李孟羲做成的携行具赞不绝口。

    刘备称赞归称赞,谁让刘备是个不怎么懂技术的外行呢,李孟羲并不把刘备的赞誉太放在心上。

    李孟羲此时眉头微皱,他发现了一个问题,问题出现在背带上。

    携行具有四根背带,其中两根是肩带,另两根是腰带。

    可是不管关羽还是刘备在试携行具的时候,都没管腰带,像是感觉多余一般,把背带往一边扒拉。

    再认真一看,背带的问题有点不好解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