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孟氏将她们的话,一字不落的全都听进耳朵里。 她沉默的转动着纺车,木头吱吱呀呀的响起来。 另一边,老沈秀才一家三口租赁的房屋,已然办起了白事。 沈红棉披麻戴孝,刘氏哭的死去活来,老实秀才一脸愁容,至于死了的柳书生就只有一个黑漆漆的小排位。 “我说秀才呀,你一把年纪了,也别伤心过了头!女婿没了,你也不能折腾出个三长两短的来呀!” 老族长看在老沈秀才的面子上,前来吊唁。 村里零零散散的也来了许多人,虽说老沈家频出极品,一向没人搭理,可柳书生没了,沈红棉年纪轻轻的成了寡妇,也着实是件伤心事。 宝河村人不记仇,男人都在安慰老沈秀才,妇道人家则分别去劝慰柳氏和沈红棉——“你年纪轻轻的,没必要守一辈子,过个三年两载的再找个好人家,日子也会和美的。” 隔壁邻居大娘细声细语的劝道。 沈红棉一语不发,只是盯着排位。 刘氏则哭哭啼啼的,伤心的过了头:“我的好女婿呀,你怎么就走了!让我们一家子怎么办呀!” 来客一边同情的看着她,一边又凑了点钱,你一个铜板,我两个,我三个的,零零碎碎的凑了一小箩筐铜钱。 宝河村人人赤贫,实在是只能凑出这么多。 让隔壁邻居大娘交给刘氏:“往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这是咱们乡里乡亲的一点心意,收下吧,可别推辞!” “哎!有劳乡里乡亲们惦记了!” 刘氏当然不推辞,虽说丧事上,田庄子那边来了人,送来了四五两银子,好让他们打理丧事——这是沈白桥授意的。 正如邻居大娘所说的那样,往后用钱的地方可多着呢,他们一家三口,都不是会自个挣饭吃的人,村里人的好意当然要收了。 老族长看了一眼刘氏,压低了声音,对沈秀才说道:“昨个村里的大夫找了我一趟,说你女婿得的是疫病,你们这一家三口,天天跟他同吃同住的,可没事吧?” 这疫病可大可小,好一点死个几口子人,凶一点,满村子的人都得瘟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