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有意义的“施粥”-《相逢少年时》


    第(2/3)页

    汪浩川有些许的惭愧,谢庆云则安抚华天龙:“华同学,谢谢你,我比你更着急,不过汪浩川说得有道理,在灾难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安心等待救援。”

    谢庆云淌着浑水,在街上徘徊了许久,终于找到了一位在来城当地武装部工作的老同学。她向老同学打听了不少事情,问他有没有见过谢冲。老同学眼里都是血丝,疲惫地说道:“庆云,这次受灾的人太多了,我实在顾不过来。不过,只要你说过了,我就一定帮你留意。”

    “谢谢,你们太辛苦了。”

    “辛苦是有价值的。”老同学说道:“我们多付出一些,百姓们的伤亡就少一些。”

    “所以我们都很感激你们。对了,现在伤亡情况怎么样?”

    “统计伤亡人员是一件大事,这个不能随便说,我也不能轻易跟你透露。只能说,肯定是有死亡的,还有些人不知所踪。哎,咱们来城过了那么多年的太平日子,这次可真是倒霉了。”

    一天一夜,谢家人几乎都没有吃东西,也没合过眼。与其在家里干等着,不如出去帮忙,那样还能减少一些焦虑。谢宏轩早就行动起来了,他提着药箱,坐在华天龙门口的石凳上,哪里需要医生,他可以第一时间赶过去。

    在他的带动下,周可为也在他身边等着。他的妈妈薛琴很是担忧,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也担心寒气入体,从而引发感冒。哪怕他只有一点不舒服,薛琴都会紧张得要命。周可为满不在乎,他心甘情愿当谢宏轩的小助手。

    儒林街还有很多住户烧柴火,像谢宏轩这样的老人,习惯在晨练的时候捡些枯树枝回家。家里倒不是烧不起煤气,而是他固执地认为柴火饭最好吃。结果,这场大雨把院子给淹了,辛苦搜集来的柴火全都潮了,持续阴雨天,柴火晾不干,吃饭都成了大问题。

    大人们凑合凑合,热几个馒头,吃几块咸菜,喝几口白开水,就能对付一顿。谢宏轩家里的煤气罐尚且能支撑几天,全家人的生计不成问题,可像宋金泉这样的老光棍可就惨了,平日里就凑合惯了,家里的食物没有任何规划,到了这种时刻,如果不是街坊邻居接济,恐怕就要喝西北风了。

    自从谢宏轩坐在门口的石凳上之后,华爱国两口子架起了大铁锅,熬了一大锅白米粥,把它摆在了家门口,旁边还摆放着切好的香肠和咸菜。谁要是饿了,可以随时来吃。天气炎热,华爱国又两口子熬了一大锅绿豆粥,一起摆了出去。

    宋金泉干啃了两顿馒头了,心里噎得难受,迫切地想喝点汤水,但是自尊心又不允许他这么做。没电了之后,他终日在胡同里游荡,每次华爱国邀请他喝点粥,他都是一边吞咽口水,一边客气地说,不用了,我肚子饱饱的。

    华爱国的善举并没有换来应有的人气,大多数邻居都抱着跟宋金泉同样的想法,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华爱国的好意。但是在华爱国的盛情邀请下,宋金泉快要把持不住了,正在这时候,汪玉春靠在自家门框上,冷声道:“大户人家开棚施粥,大概也就是这幅情景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