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徐晃-《三国之霸王张绣》


    第(2/3)页

    张绣先率领轻骑一路向东来到了三辅,一直走到了位于左冯翊的黄河渡口,打算渡河去并州,再南下河东。

    但可惜天公不作美,这段时间黄河暴涨,大船南渡。张绣便只得率领人马,在黄河西岸驻扎了下来。

    因为天气原因,被困在此处的人有蛮多的。

    这日天气稍好,张绣便带着典韦等十余人马,来到黄河岸边,观看渡口。

    这里叫蒲坂渡,乃是这一带最优良的渡口没有之一。对面就是并州地界了。

    “真是好渡口。关中三辅有四塞之固,东方扼守潼关,一夫当关,万军不得进。然可以向北渡过黄河,攻入关中。蒲坂、龙门水势平缓,乃是绝佳之地。”

    有人忽然说道。张绣也是熟读兵书,关心地理,一听这话,便知道开口之人,乃是研究兵法、地形的人,不由好奇张望。

    只见此人容貌雄阔,眼大如铜铃,宽嘴招风耳,模样十分的奇特。身形健壮,肌肉饱满。穿着一件黑色宽袖袍子,两袖随风飘舞,猎猎作响。

    张绣觉得此人不简单,可能是某一位名将也说不定,顿生了结交知心。拱手一笑道:“兄台所言甚是。然若我守备关中,敌从蒲坂渡河,我知道动静,必然以逸待劳,半渡击之。”

    黑袍男子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幻想点兵在此地纵横。忽然听见有人打岔,却是一愣神。回头望见张绣,再看了一眼典韦,便也知道张绣并非是简单之辈。

    不过他也没有深究,而是笑着说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想从东方进入关中,潼关、蒲坂、龙门三选其一。我若领兵,必然大张旗鼓在蒲坂渡河,又分兵多张旌旗,前往潼关、龙门。敢问足下(阁下),要如何分兵据我?”

    这倒是一个问题。如果敌军在蒲坂大张旗鼓,却又分少量兵马,多张旗帜迷惑佯攻。

    若如此,就成了三选一的问题。到底在哪里屯扎重兵,进行防御?

    不过张绣思考了一下之后,笑着说道:“若如此。当在龙门、蒲坂、潼关各屯步军。以骑兵屯扎在龙门、蒲坂之间。若哪里情况不对,便可以迅速出击。”

    “渡河之后,我以板车、大车阻挡骑兵。”黑袍男子不假思索道。

    “我以骑兵袭扰,以步军扼守城池。    你渡河还能带很多粮草不成?待你粮尽,大军不战自溃。”张绣也笑着作答道。

    “这是矛盾的结果。要想分出胜负,需看领兵大将的智略,士卒是否精锐,实力是否更强。关中险固,有强兵名将镇守。则谁也攻不进来,反之,则是关中险固也难以守备。”

    黑袍男子想了一下之后,说道。

    “没错。当年秦国强盛,守关中而鞭挞六国。秦二世的时候,项羽、高祖横行天下,杀入关中,秦灭。胜败并非只看智谋,也看强弱。所以孙子、吴子虽说是兵家,但本质上还是先强盛国家,然后以国力取胜。他们也是改革家。”

    张绣深以为然点头道。

    听君一席话语,便一发入魂。

    黑袍男子觉得张绣此人深解兵法,而且同样都被困在蒲坂渡口,聊的也很投机。

    他拱手作揖道:“足下深解兵法,在下佩服。在下乃河东郡杨县人徐晃。敢问足下姓名?”

    这时候一阵大风吹过,吹的张绣头上的长发一阵乱舞。他有些凌乱,尽管猜测此人非同寻常。

    但也没想到,竟然是河东徐晃。

    庞德确实是很厉害,他的厉害可能不比徐晃差。毕竟徐晃始终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最后得以善终,为五子良将。而庞德却是先跟随马超屡战屡败,然后在与关羽交战的时候,不屈被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