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三,两,幺,起爆!-《全球听证会:我成了秦始皇辩护人》


    第(2/3)页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

    肚子咕咕叫的声音,和歌声相结合,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楚。

    在荧幕上,放着以这些战士们当年在战场上,改编而成的电影。

    每天晚上,都如此度过。

    在一声声嘹亮的军歌中,在没有一点食物的情况下。

    这一支铁打的军队,竟然真的坚持了三天之久!

    一天,

    两天,

    三天!

    当看到,运输车队到来的时候。

    秦始皇的表情,也变得怪异了起来。

    有欣慰,甚至还有些……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帝王,他是骄傲的。

    更是自问,无论是前世,还是后世,都无人胜他半子!

    在他眼中。

    大秦锐士,是战无不胜的。

    这些后世军人,虽然也同样悍不畏死,但毕竟武器装备,要远胜于两千多年前的老秦人。

    甚至,

    秦始皇虽然没说什么。

    但是心中,却下意识的认为。

    如果大秦锐士,也能拥有现代军士拥有的神兵利器,只需要稍加训练,战力不说远胜于现在的军士,但也一定能比肩。

    可是现在。

    他看到眼前的画面之后,心中不得不感慨。

    先不论战力。

    三天断粮!

    这些军士,竟然真的坚持下来了?

    “后世之军,强悍如斯!”

    “在这种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纵然是大秦锐士,也不一定能坚持到这般地步!”

    秦始皇轻声呢喃道。

    他扪心自问。

    大秦锐士们,虽然作战勇敢,但是如果真的断粮三天。

    绝对无法做到这种程度!

    林风闻言,面色也同样肃穆。

    “始皇有所不知,这三年,天下大旱,颗粒无收。”

    “但!”

    说道这里,林风话锋一转,“不止眼前这些军士,这些工官,纵然是天下百姓,皆如此!”

    “哦?”

    秦始皇闻言,面上惊讶不由又浓郁了几分,“天下百姓,皆如此?”

    也难怪他心中惊讶。

    如果只是这些军士,这些工官。

    他们有理想,有目标,为了目标艰苦奋斗,虽然这份心性令人震撼,但也在情理之中。

    但,那些目不识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百姓们。

    竟然也同这些军士一样,尽皆如此?

    那岂不是。

    真正的上下一心,齐心共度难关?

    想到这里。

    秦始皇心中骇然的同时,不由也有些许的怀疑。

    纵然是他。

    纵然是,从来没有一天,为自己而活过的秦始皇。

    纵然是,为了六代先王的基业,搏斗终身的秦始皇,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他的本意,是让天下安定,结束诸国战乱。

    但,

    文武百官,天下百姓,根本不理解他。

    修长城,修秦直道。

    被百姓咒骂劳民伤财,被世人所不理解。

    可纵然如此。

    为了更加长远的计划,秦始皇还是力排众议,背负千古骂名,继续坚持。

    其实,

    他虽然孤傲。

    但又何尝不希望,被世人所理解?

    奈何,

    别说是那些大秦百姓。

    纵然是满朝文武,也有不少私下里,骂他是暴君,骂他不体恤民情。

    可是,

    按照林风所说。

    在眼前的这些画面中的那个年代,全国上下,竟然真正做到了上下一心?

    这,如何不让秦始皇感到震惊。

    秦始皇眼中的惊色,自然被林风捕捉到了。

    他想带秦始皇去看看。

    当年,龙国普通百姓,是如何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举国渡过难关。

    但,

    眼下他们所在的位置,是十万里的无人区。

    在这荒漠戈壁中。

    只有这些被晒的伤痕累累,饿的浑身浮肿的将士。

    还有那些,因为过量使用野菜,身体消瘦,面有菜色的科研人员。

    林风虽然在听证会上,获得了能力。

    但是,这个能力,也是有限制的,能投影的,也只有在这个地段,当年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想到这里。

    林风只能口头和秦始皇,大概说了一下当年的情况。

    “始皇,可还记得,昨天的那些片段?”

    “朕自然记得。”

    秦始皇点点头。

    他知道,林风所说的,正是昨天看过的,八百勇士,川军出川的场面。

    林风声音不紧不慢,和秦始皇解释了起来。

    “昨天的画面,和始皇荒漠戈壁的画面,中间只隔了三十多年。”

    “在三十年前,龙国还在被压着打。”

    “但战争结束后的龙国,没有自暴自弃。”

    “而是知耻后勇,自强不息!”

    “那个年代的百姓,基本上都经历过当年的累累战火。”

    “正因为如此,没有人比他们更珍惜,眼下的和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