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回信-《开海》


    第(2/3)页

    在香山近畿的百姓家,只要日子还过得去的,养猪一年到头都能有二百斤上下,可香山所军户养的猪,就算细心呵护,也只能养到一百三四十斤。

    陈沐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还是周行给勾来的香山百姓旗军说出到底为什么——因为军户穷。

    人穷不光志短,人穷了养猪都养不肥。

    各百户所是肯定要留粮食以备不时之需,但香山千户所的旗官除了俸禄不需要再耗费囤粮,因为他们有赏银,巨额的赏银。

    刨去买船,一千五百匹绸缎由李旦换来七千多两银子,这已远超朝廷原本所记功勋赏银。

    广东连年用兵,钱财越积越少,连濠镜商税都成了广东都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而对倭寇购赏,也越来越少。这次他们整个香山才得到两千七百两的赏格,可为换来这两千七百两,他们交出了广海六百多颗真倭首级、曾一本部两千多颗海盗首级,最后均下来才不过一颗一两。

    陈沐没给旗军多发,他只给了副千户百两、百户五十两的奖赏,旗军则依照战功,功勋高的分三五两、功勋低的分一二两,阵亡的赏格也是一样,总共发下去三千多两,比朝廷给的购赏只多出他给卫官的银两。

    算下来,他有了三千多两的私财、千户所则多了两千五百两库银。

    这些钱早晚要用,不过要用在正途上,陈沐想在香山建个纺织工厂,用有限的织机四个时辰集中工作来最大效率增加产量,把这事交给各个百户,让他们去同旗军商议后确实可行。

    旗军并不反对这种形式,安全上也可由旗军护送,又能让各户旗军多一份收入,唯独给不给总督上手本,让陈沐心里犯难。

    “千户,这事让上面知道,准许了肯定有人从中取利;不准许更是不能干。”邓子龙、石岐这几个信得过的手下来给陈沐出主意,石岐道:“可要说直接弄,到时候让人知道了却也麻烦。”

    “还是上本吧,千户。”邓子龙想了想说道:“不单香山,今后千户若升任指挥,到时整个卫都要这么做,即使现在别人不知道,将来也是都要知道的。”

    陈沐想想确实是这个到底,这事它藏不住,干脆先上一封手本给肇庆张翰,等张翰同意再发给都司指挥。

    张翰会臭骂自己一顿是意料之中,为了避免臭骂,陈沐在最先站在道德制高点,依照作八股的文风做《贫穷军余当织锦》一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军户贫穷’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当织锦’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