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就可以理解了。 “从苗语柔就读的学院出发,不转车的情况下,直接抵达翠竹别苑附近的公交车只有一条线,考虑到她的行李太多,不太可能使用转车的路线。” 陈鸿晖拿出手机,在地图软件上搜索,将这条公交车的路线标记出来,递给徐云书,让他对此有直观的印象。 徐云书大致扫了一眼,立刻明白了陈鸿晖下判断的底气。 苗语柔就读的艺术学院,虽说是隶属于海市的,但因规划的问题,坐落在偏偏郊区的大学城。 从学院到翠竹别苑整条路线,不仅跨越了大半个城区,还途径一段跨越多条河流的长桥,在桥上这段时间根本无法停车。 而王弘才对此人的描述是这样的——他骑着电动车来到正门口。 公交车上,司机不可能让人把电动车搬上去。 所以这个人只有在学院和翠竹别苑这两个地方,才能看到苗语柔的身影。 如果从学院出发,想让电动车追上高速行驶的公交车,简直就是开玩笑。 所以答案很明显了。 这个打探苗语柔的人,是在苗语柔下车的时候看到她,并一路尾随至翠竹小区的。 所以陈鸿晖的回答很确定。 这个高度疑似嫌犯的人,就算不是居住在这附近的人,但生活圈肯定也在这一带。 “陈治安官,你想怎么查?”徐云书问道。 “我已经安排人去调查王弘才的手机通讯录,社交账号资料,以及个人资产出入明细。”陈鸿晖说道,“能雇佣这个人两年,他们就算曾经是陌生人,现在应该也是熟识的状态,还有,雇佣关系的话,应该会有金钱上的往来。” 这个调查方向的确很重要,徐云书对这一点表示同意。 不过还有一点值得探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