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难抉择之下,最不该做的事就是犹豫。 不管如何选择,时间流逝永远都是最急迫的事。 重新趴回天花板上的徐云书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他要在这第二层继续前进,直到抵达进出口的孔隙处。 在真菌层即将被填满的最后时刻,徐云书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 如果不能像狈族那样,花费足够的时间去修建阻挡真菌层复原的建筑管道,就不要轻易尝试向上刨掘。 因为那很有可能让自己的身躯陷入层层包围之中,最终缺氧而亡。 相对应的,如果在天花板上移动,凭借他敏锐的五感,可以在间不容发之际,以最小的代价躲避撞击。 如此反复之下,他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回到孔隙处,最终逃出生天。 事实上,徐云书也是这样做的。 他就像一只灵活的蜥蜴,在真菌组成的天花板上不断迂回前进,时不时停滞以躲避撞击上来的模块,就这样逐渐向来时的孔隙处不断前进。 在前进的过程中,徐云书的思考仍未停止。 他始终留意着模块柱状物侧边的情况。 没有任何发现。 如果不是留在晶簇丛那边分身传来消息,徐云书根本就想象不到,这个巨大如山峰的柱状物中,会困守着一只跟他等级差不多的掠食者。 如果那是特例呢? 有没有可能,只有那个模块里面才有掠食者? 徐云书躲避冲撞的时候,抽空做了个实验,他趁着相对平缓的空档,在身边柱状物撞击到天花板的时候,强化指爪,在柱状物上用力戳入。 爪感仍旧是真菌团特有的柔韧。 根据晶簇丛分身的情报,在指爪刺入的不足一秒之后,异状就会发生。 徐云书耐心等待,浪费了弥足珍贵的一秒钟时间。 耐心换来了结果。 这一根模块柱状物中,果然浮起了掠食者的眼睛。 但是跟那边不同,柱状物表面浮起的是三对奇特的复眼。 自柱状物上延伸出丝丝缕缕的菌丝,片刻之后,化形为一根尖锐的口器。 这口器的目标正是徐云书的前肢。 徐云书当机立断,舍去指爪,利用其它三个肢体迅速远离此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