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奶奶擦了擦手上的油:“也是,早晚都要买的,就是今天辛苦小周了,晚上给他加个大鸡腿。” 月颜在一边磕着瓜子,在周博衍看过来的时候,她把手上的瓜子递过去。 周博衍摇了摇头:“有水吗?有点渴。” 莲花连忙给他倒水。 “谢谢。” 周博衍端起水杯一饮而尽,他几乎有一天没喝水了。 月颜递给他刚剥的橘子。 “再吃个橘子吧,解渴。” 今天她和莲花在外面逛了一圈,发现三里村和她上一次旅游过的鱼米之乡气候差不多。 可以种植亚热带气候的水果。比如火龙果,当年种植就能挂果,而且产量还很高。 这些事情她一个小孩说了估计没什么作用,得大人出面才行。 月颜深知村里的龃龉。 当所有人都贫困的时候,突然有一家发达了,这一家一定会成为全村都眼红的存在。即便家里有两个壮年男人顶着,也防不住眼红的小人。要是遇到什么自然灾害需要掏钱,也会成为首家被薅羊毛的。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人们纯朴善良是真的。但是大家都一样是农民,凭什么你家突然就飞黄腾达了。这种心态失衡就算在现代农村也很常见。 所以她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她想起上一世的历史课本上有个故事:有位商人在八十年代中期在村里办了冰箱工厂,最后因为一些原因把工厂上交给了村里,就是因为贫-富差距导致大家心态失衡引起的问题。 她家的生意在市区,自然影响不到村里。可老家的人还要在村里生活,就不得不以防万一。 所以她这次回来也是看下村里的环境,想想能帮村里发展些什么,争取带动村里的发展。大家都有钱了,就不会惦记她家的这点钱。 吃晚饭的时候,月颜把自己的想法在家里提了。 爷爷是第一个表示赞同的。 “据我爷爷说,当年祖宗逃到藤子镇,只有三里村肯要咱们,现在咱家发达了,也是时候回报乡亲们。” 月颜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关于就业的事还是要再想想。最主要的是先把路修好,只要路修好了,村里人做什么都可以,也不一定非要按照我说的种果树养殖业什么的。” 月怀德跟着点头:“对,月月说的有道理。明天咱就去村长家里说给村里捐条路,直接通镇上,这样以后咱家孩子上学也方便。” 月怀德出生在村里,对村子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能帮忙就帮一把。 这件事大概有了个雏形。关于月颜提出的问题讨论结束后,她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屋内是几个大老爷们儿在吹牛聊天。 周博衍就在这个时候出来,声音从她头上传来。 “修路的钱够不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