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余天回到晨曦电器厂,在会议室会见刘丽红。 这两天刘丽红做了不少工作,制作热水壶的壶体不是什么难题,只需要在原来生产电饭锅的生产线做个大一些的改动就可以。 唯一难点是壶嘴儿的造型和哨片的设计。 余天详细描述了想要达到的声音标准。 刘丽红牢牢记住,决定去请一位她父亲曾经熟识的老师傅试试,以达到技术上的突破。 “注塑厂的事儿黄了?” 听闻余天讲起郭淮的态度之后,刘丽红皱眉说道,“可我们要是不和他合作的话,还能找谁?城郊倒是有一家,但那只是小作坊,规模不大,很不稳定。不行我再去找郭淮谈谈,我好好求求他不就行了?” 余天拒绝了。 自古以来,弱者想和强者平起平坐谈合作都是很难的。 只是郭淮目光短浅,根本看不清余天这个‘弱者’实际上是一位真正的强者。 所以和这种高高在上只看眼前的鼠辈,也确实没有什么合作的必要。 “下午我去小作坊,现在我给你画图纸。” 余天找来纸张,画上翠鸟、火车以及小龙的图案。 翠鸟和火车都是真实的形状,小龙则是设定成了略有卡通的样式,胖乎乎的,拿着喇叭,看起来蛮可爱。 刘丽红看了两眼,连声称赞。 两人随后分别,刘丽红去请手工精致的老师傅,余天则直奔郊区。 一小时后,下午三点。 在京城郊区一片民房附近,余天找到了占地面积不过一个足球场大的花莲注塑厂。 规模确实很小,比淮海纸塑厂小上不止十倍,但整个工厂却很整齐,连门口的牌子上的雪都被清扫掉了,干干净净,冷冷清清。 门岗里的保安客气迎上前。 询问是要谈生意后,马上进去通禀。 不多时。 从楼上下来一个穿着军大衣满头是汗的中年人,急匆匆到了近前,将余天迎进院里。 此人名叫张国强,大个儿,精瘦,一张国字脸上带着坚毅,正是花莲注塑厂的老板。 他刚早余天五分钟之前进院,徒劳跑了一上午的生意,还没来得及喝口水。 落座在整洁的小办公室中,张国强先没说话,而是找来小玻璃杯,给余天倒了杯水。 随后他自己也拿起搪瓷被子,吨吨吨喝了好几大口。 放下搪瓷杯子,了解情况后,张国强方才长出一口气,惋惜道,“看来咱们是同命相怜啊,我这花莲注塑厂也好不到哪儿去。市场上大大小小的生意几乎都被郭淮的淮海注塑厂一家独占了,我也是最后再坚持坚持,过完年就准备转型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