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灭吴老将-《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


    第(2/3)页

    贾范闻言大喜,伦直适时出声,皱眉道:“可我军正准备向魏国称臣,这个节骨眼上跟司马懿发生冲突,唯恐有误大局。”

    他摇头道:“参军把心放到肚子里,不会影响大局的。称臣之礼,我等皆做全面,降书献礼,悉数完备。曹睿若是同意我燕国的称臣,大局无误。司马懿明知燕国称臣,以修书致礼,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袭劫燕营,错在司马懿,而不在孤。魏国朝廷要是知道司马懿接了降书还背信弃义的偷袭,政敌必以此弹劾,降职处分都是轻的。”

    伦直深感有理,燕军只要不主动进攻魏营,就不算撕毁盟约,不影响大局。可一想到司马懿的反常举动,不由得诧异:“王上,老臣一事不解,咱们都已称臣送降书,魏国天子十有八九同意,司马懿为何还要冒着处分对我军赶尽杀绝?”

    公孙修心想司马懿又不是只为了魏国,更多的是夹带私利,笑道:“以孤推算看来,司马懿未能拿下辽东,大失人望。出征前大言不惭的以百日灭辽,如今一年快过去了,仍无寸功,必然开始担心今后没有掌握军权的机会。”

    伦直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笑道:“自从曹氏老将凋零,继者青黄不接,夏侯氏兄弟、曹真、曹休皆已不在人世,昔日五子良将也不复存,目前魏国拿得出手的老将,也就司马懿一人了。”

    他轻笑一声,说道:“司马懿的本意是立威,所以敢言一年破辽东而返。现在唯一的机会,是趁曹睿的圣旨还没到辽东之前,把燕营给悉数破之。若是攻下了燕营,自孤往下的‘篡逆之辈’都被解决了,那么曹睿的授降圣旨也就没有任何的作用。要是圣旨抵达辽东后,司马懿还没攻下辽东,也可以狡辩怀疑我军是诈降,故不接受投降。”

    伦直不禁扼腕叹息:“这两个结果,对司马懿来说都没有什么坏处。若是侥幸让他给劫营成了,那可是一笔极大的功劳,足以名垂青史。”

    “所以,咱们可不能给他这个机会。”

    公孙修哈哈大笑,说道:“今夜虽设酒宴,三军齐欢,可不许用真酒,全军都下禁酒令,咱们弄一场像模像样的酒会给司马懿看,他必趁夜劫营。待魏军冲入燕营,发现遍地没有什么人,而我伏军从四面八方中涌了出来——”

    伦直、贾范、杨祚等人尽皆大笑,明白若是今夜魏军劫营,损失惨重是必然的。

    公孙修交代诸事完毕,便一人到了议客军帐,坐下后整理衣冠,这才让亲兵召魏营的使者进来。

    羊祜昂首走入军帐,见到居上座的公孙修,笑道:“久闻燕王大名,今日一见,足慰平生之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