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育种基地-《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到了河阳之后,何占海就闷头研究起了海兰蛋鸡的特性,几个月的功夫便写出了这篇文章。
等李耒打算办育种场的时候,雷毅等人还有些犹豫,因为养殖场和饲料厂已经见效益了,留下奖金肯定少不了;而育种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搞不好去了那边十年八年都不见成绩。
何占海倒是一点儿都不带犹豫的,第一个报名参加,从育种基地的设计、建设到优良品种的搜集购买,他都亲自上手,为得就是能早点开始研究。
李耒很欣赏他这种做法,于是便为他谋了一些好处,对一名研究人员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论文发表更值得高兴的了。
“真的?那真是太谢谢束教授了,也谢谢老板你能给我这个机会!”果然,何占海现在比领奖金的时候更加激动。
“等这篇论文一发表,你就算在畜牧业打响名声,以后再想发论文,就可以自己直接投递了,不过投递之前得先给我看,有些东西还是要注意保密的!”李耒提醒道,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成果,可不能全都公开出来。
“那是当然,上次的论文要不是你给了方向,我还没这么快写出来。”这也是各个研究机构的惯例,何占海早就清楚,而且李耒的学术造诣明显比他更高,接下来的研究也要仰仗他的指点,所以自然是满口答应。
“我当时去接你的时候就说过,你们这批人将来总有一天能拿到学校补发的学位证书,要是不出意外的话,你应该是最快的,等这篇论文发出来的时候,说不定学校就会联系你了!”
《中国畜牧杂志》在畜牧领域地位比较高,属于核心期刊,要是哪个农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发表一篇,保研是肯定的;给讲师的话,也够升助教了。
“嘿嘿,我同一届的学生,还没一个能在这么重要的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呢!”何占海脸上满是自豪。
“这不算啥,养殖业的核心还是在于育种,你要是能在育种领域做出成绩来,到时候有的是学校抢着聘你去当教授!”看看农业领域的两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西瓜奶奶吴明珠,好多都是因为育种被评上的。
在养猪行业里面,也有类似的人物,那就是我国著名动物遗传育种和养猪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熊远著。
熊老五十年代就读于华中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他的努力下,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种猪测定中心─中国武汉种猪测定中心。
1986年,熊远著与他的研究集体培育出中国第一个高瘦肉率的猪母本新品种——湖北白猪及其品系获得hub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8年,熊远著与同事利用“湖北白猪“为母本,杂交出瘦肉型商品猪“杜湖猪“,并获得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能给我补发个荣誉学位就够了,教授不敢想!”何占海忍不住脑补了一番李耒描述的场景,又嘿嘿地笑了起来。
卡车到了二道湾村,一拐弯进了山里,育种基地在防疫、保密等方面比养殖场更加严格,所以选在了深山中;日后圣农集团在秘密培育白羽鸡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
育种基地目前分了两块地方,一个地方是做种鸡育种的,另一个则是种猪育种,不同的物种育种不能放在一个地方,要不然会发生交叉感染。
先把梁平红羽公鸡、峨眉黑鸡、南川黑鸡等种鸡放到靠外一点儿的种鸡育种基地,然后继续前行,绕过一座山,到了种猪育种基地。
这里目前已经建好了配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性能测定舍等基础设施,还从国外引进了多台先进仪器,要说硬件设置,绝对比中原农学院的更好,就是人才方面依旧存在短板。
把猪卸下来,先消毒再运到里面单独喂养,等确定没问题后才能进行育种实验。
李耒先检查了一番育种基地的情况,纠正了几个小错误,然后和何占海说起了正事——育种技术的选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