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92发财证-《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2/3)页

    “我们当初处理这些数据用了多久?用上计算机这么快就出来了?节省下来的时间够我们做多少实验啊?”和刘委员、熊教授、李登海等人一样,赵洪璋在见识过计算机的超高效率后就忍不住了。

    “小李,你这几台电脑还有软件多少钱?”他已经想好了,要是价格还能接受的话,无论如何也得留一台下来。

    “不用钱,算我捐给研究所的!”李耒怎么好意思收他的钱?更何况他这次过来还想找赵洪璋帮忙呢。

    “这可不行,你挣钱也不容易,我怎么能白要呢?”赵洪璋坚定地拒绝。

    “赵委员,希贤同志都说了要‘先富带动后富’,我这些年挣了不少钱,自然要担负起这份责任,帮助更多人富裕起来;在我看来,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最好的办法就是培育出更好的种子来,这几台计算机给了您,您育种的效率就能提高不少,我也算是为老百姓尽了一份心,这点愿望您该不会都不满足我吧?”

    李耒的话让赵洪璋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应,没等他想好,李耒又说道,“其实这次来我还有事找您帮忙!我想和小麦育种研究室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我出资金、设备和土地,您这边提供人手和指导,咱们新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共同研究抗旱抗寒型高产小麦种子!”

    哈萨克斯坦耕地面积大,而且平坦好管理,但干旱的环境、寒冷的气候、粗放的管理等因素制约了伊伏尔加农场的产量,一百五十万公顷土地每年只能出产两百多万吨小麦,要是放到中原省,翻上三四倍都不稀奇。

    粗放的管理可以改进,但干旱缺水和气候寒冷的问题就不好解决了,在伊伏尔加农场大规模开采地下水不太现实,修建大棚保暖更不可能,这样还怎么进行机械化操作?于是更换良种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由于需求不同,中国虽然是全球第一小麦生产大国,有多种不同性能的高产小麦,但却很少有同时兼具抗旱和抗寒两种性能的小麦良种;抗寒的小麦有,东北种植的冬小麦大多都有这种特征,然而东北不缺水不需要抗旱性能;再南边一些或许需要抗旱性能,但由于维度的关系,又不需要抗寒性能。

    只有XJ等少数的确需要这种小麦种子,可惜XJ的育种能力有些跟不上,于是李耒只能到赵委员这儿求助了,希望和赵委员合作,开发出一种适合哈萨克斯坦和XJ种植的小麦来。

    “同时具备这两种特征的小麦倒是很少见?是XJ那边要用的?”赵委员对全国各地需要什么样的小麦非常清楚,第一时间就想到了XJ。

    “还有中亚几个国家,这些地方的耕种条件和XJ差不多,确实需要这种种子!”李耒补充道。

    “你说的这个项目我确实有兴趣,不过我现在年纪大了,精力有些跟不上,再开新课题恐怕有些吃力,而且这种事情也得上级批准才行......”赵洪璋陷入犹豫中,他今年已经七十多了,再去地里可没以前那么轻松了,他倒不是担心项目没搞成自己的名声受影响,而且怕耽误李耒的事儿。

    “来之前我已经和何部长汇报过了,何部长也很支持这种新的尝试,所以只能您这边没问题,我就跟何部长汇报,何部长肯定会批准!”这个问题李耒早就处理妥了。

    西农是农业部直属院校,而农业部的一把手何部长身上兼着全国乡镇企业协会会长的职务,李耒之前多次得到过何部长的表扬,现在请他帮忙办一件对部里和李耒都有好处的小事儿,何部长完全没理由拒绝。

    部里直属的院校得到了捐赠、锻炼了队伍,李耒得到了想要的良种,良种推广后农民增产,这也是部里的成绩,这种一举多得的好事,何部长自然要支持!

    “第一笔我会拿出一百万,用来租用试验田、修建实验室、购买设备,给研究人员发工资、发福利......之后再根据进度和需求追加投资!”李耒光购买伊伏尔加农场都花了小两千万美元,现在再投入一百万人民币开发良种完全是小菜一碟,根本不算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