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疯狂(第二更)-《喜剧天王》


    第(2/3)页

    “这些都需要时间,您也不想拍成《抠图不自赏》那种吧?”

    “…如果保质保量的话,需要多长时间?”

    几个负责人商量了一下,然后给出了确切时间:“至少需要一年半!”

    “…一年半?黄花菜都凉了!”

    “你们要清楚,奈飞很有诚意,可他们也不可能把这样的一部反映外国历史的剧集放在秋季档!”

    小白有点无语…

    按照奈飞的意思,《李世民》可以放在春季档试播一下,看看有多少人感兴趣。

    反正华人遍布全世界,相信愿意购买版权的国家有很多,不一定能赚,但是保本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对小白来说,这是工作室再上一步的契机!

    也是扭转中国人在全世界固有印象的机会,中国的祖宗们不是只有留着辫子的满大人!

    如果《李世民》卖得好,没准还能接着拍《唐明皇》、《赵匡胤》之类的…

    “导演,特效这种东西不是堆人能堆出来的…”

    “行吧,我找奈飞的人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延长一下时间,你们也努力一点,咱们争取半年内把第一集的特效做完,我也能有点筹码跟他们谈判!”

    ……

    “其实,我们对历史没有兴趣,大部分美国观众想看的就是战争还有宫廷争端,最好能带点闺房乐事…”

    马修如是对小白说道。

    “…这个很正常,就好像我看《罗马》,对他们的制度什么的也没有太大兴趣,就想看战争还有床戏!”

    “不过,我感觉你们的科举制度很有趣!”

    “科举制度?”

    “对,我们没有科举制度…”

    “你们要科举制度也没用,欧洲的国家太小,有宗教册封就够了,我们古代都是中央集权制,需要一个上升阶梯,读书人如果没有上升阶梯,他们就会造反!”

    科举制度是普通平民上升的唯一途径。

    汉代的孝廉制度,虽然一开始对汉朝的稳定做出了贡献,但是之后弊端全露。

    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直接封死了上升途径,那些太子党霸占政权,使得普通民众不得上升。

    真正有才华的人只能给少数民族首领当参谋,或者直接鼓动造反。

    隋炀帝时代,出于打击关陇贵族的考量,推行了科举制度。这个制度使得底层有才华的人有了上升途径,彻底稳定了基层。

    当然因为修大运河和征高丽,造成杨家的崩溃…

    科举的好处隋炀帝的表弟李渊是享受到了:整个大唐长期处于基层稳定,安史之乱是少数民族造反,基层百姓还是支持唐军的。

    安史之乱之后一百多年唐朝对地方彻底失去控制,依然不乱也是科举制度带来。

    至于大唐最后的覆亡是自己内部烂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