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覆巢厌-《公主薄幸》


    第(2/3)页

    胡鹤没有说话。只是想起去年夏天,六月飞雪的季节里,他看不下去周边百姓的情况,主动在各处行走,做了个游方医生,见了太多太多的惨状。不巧或者说恰巧又碰到了同样也在接济百姓的阿离,彼时阿离几乎快要累到,胡鹤也不去计较从前发生的事,便主动加入开始一起救济灾民,有不少人都随着他们上了山,而留下来的百姓中对于这个劫富济贫的侠女也颇有称赞。胡鹤便也跟着一起上了山,他看着这个寨子,知道这里一定会越来越好。

    后来的事情便很少有记载,只在附近有传闻,山上有一对游侠和医生,很是仗义,附近百姓若有难处便可随时去求,比菩萨还要灵。

    视线回到宫中。

    永清摄政已快有一年了。此时的她才知道,相比于参政是几乎总揽事务的时候,摄政甚至要更为劳累和辛苦。小皇帝的势力,文官的势力,武将的势力,皇族的势力,旧贵族的势力,这些势力在朝堂上你争我夺,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获取更多的权力,为了得到更多的财产。朝堂上的她既要平衡各方势力从而不至于让某一家独大,从而权倾朝野,又要时时关注几家势力背后的谋划,防止有些人别有用心,毕竟小皇帝还太小,难免有些皇族妄图取而代之。

    好在许长歌做了太傅以后,替她分担了很大一部分的压力。也是在这时候他才明白,为什么陶景帝即使是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也是那么的相信许长歌,甚至几乎是将江山的一半托付给了这个人。实在是因为许长歌确实是极有能力。事实上,当永清和许长歌联手以后,他们几乎扫清了所有的政敌。即使是对于他们的心腹大患大燕太尉赵都来说,永清和许长歌也是极为难缠。赵都只能勉强维持着自己以往的势力,难以发展出更多的眼线。

    一年以来,永清时时都会会想起在燕京的日子,尤其是阿离还在的日子。那几乎是永清位数不多的深入百姓,体察民情的时候。也是在那时候,永清才知道,原来除了皇室意外,除了朝京贵族以外的普罗大众活得竟是如此的艰难。阿离父亲死前看向永清的目光让永清一直难以释怀,那目光仿佛在说,你永清算什么,不过是下一次陶景帝罢了。然而最令永清难受的是,这几年的参政摄政让永清明白,阿离父亲所言一点不错。

    对于大燕百姓来说,压在他们身上的永远是赋税,国家的赋税,田地的赋税。尤其是大燕的皇族豪强们,几乎不事生产,可却占据了极大份量的私田,无数的佃农们辛苦一年,只是为了供养这些豪强们。百姓供养起了大燕,供养了大燕的皇族,王族,军队,甚至供养着如今在大燕内已不是新鲜事的无数的贪官污吏。这些吸血鬼一般的存在几乎抽干了大燕百姓的血。可大燕回馈给他们的时候什么呢?是更多的赋税,更多的贵族。殊不知许长歌北伐一战有耗了多少钱财,让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正所谓生男埋没随百草,生女犹得嫁比邻,对于刚经历了无夏之年的百姓来说,没什么比休养生息安顿下来更重要了。

    每每念及于此,永清都不断督促自己,一定不可重蹈覆辙,也一定要好好发展民生,民可载舟,亦可覆舟。如今大燕最重要的就是要给百姓减负,所以永清想要推出的政策就是让利于民,从豪强贵族的手里面挤出利益。许长歌在听闻永清的想法以后,亦是无比支持。他在北伐打仗时早就见过了人所不能想象的残酷,也知道如果大燕的百姓根基不稳,所谓贵族也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

    可等到永清和许长歌意图推行政策的时候才发现,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的政令虽然颁布了,可数月后竟是丝毫没有推行的迹象。政令不出京城,这几乎是最糟糕的情况。在私下里,通过那些太监们的调查,永清才得知,她想推行政令的最大阻碍是大燕中势力几乎是最大的旧贵族一派,也就是曾经支持皇后和她的一派。这些开国将领,文官的后代牢牢把持着权力和金钱,丝毫不肯退让。更有甚者,甚至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在朝堂上大声喧哗,嚷道他们绝不会同意改革,改革就是在损害他们的利益,是永清在清洗朝廷。而在这些旧贵族,这些几乎与国同长的家族身后,站着一位一位大燕的皇族,一位一位的王爷,甚至站着用着永清郡一郡之地的永清自己。皇族才是他们最大的后盾。

    这时候的永清和许长歌才明白,他们所谓的新政已经几乎无法实行了。只要大燕的皇室还在,那占据大燕无数良田的各地封地还在,即使是有些人奉行他们的政策,但最后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