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说完呢,黄秋声所饰演的叶老师与开始从周杰仑那回转的镜头一起开口,语气里还有点莫名的“没好气”的味道: “为难?你为什么难?” 一边说,他一边重新拿起了筷子。 也就是这一个节骨眼上,镜头恰到好处的转移到了黄秋声身上。 接着,俩人的对话出现了一段空白的断点后,黄秋声才语重心长的嘱托道: “不要交这样的朋友,知道吗?……啊?” “嗯,好。” 周杰仑敷衍的应了一声,放下了筷子。 左右看了看,来了句: “吃饱了。” 说完,就离开了平移的摄影机镜头内。 而就在许鑫想喊停,然后开始拍特写镜头,打算一会儿换了空饭碗补拍这段离席镜头时,就见黄秋声做了一个探头的动作,嘟囔了一句: “减肥啊你……啊?” 周杰仑有些愕然,没回应。 可黄秋声也不在继续说,而是微微摇头,似乎无可奈何的样子,继续叨菜,吃饭,直到许鑫喊道: “好,可以。杰仑回到位置,准备特写。” 之所以中间出现了那个断层,就是为了特写这段而准备。 于是,俩人不动,摄制组开始假设对准俩人的固定机位。而许鑫则翻看了一下刚才的镜头后,叹息了一声。 多好的演员。 还知道自己找补镜头里面的不协调,省了一段胶片。 可为什么就喜欢不起来呢…… 很快,特写镜头假设完毕。 而许鑫则亲自走到了对准黄秋声的镜头前看了看,确认完了位置后,手一指黄秋声: “黄老师,一会儿你的说教时,要有一个微微偏头的动作,来,你试试。” 听到这话,黄秋声点点头,看着对面的周杰仑: “我是关心你。” 他一偏头,刚到挡住了一盏蓝色的灯。 许鑫直接竖起了大拇指: “ok,就是这种幅度。完美……准备开始吧。” 随着他的话语,黄秋声维持住了刚才放下筷子一手点桌子的动作。 “来,三,二,一,走。” 话音落,许鑫的画面镜头中立刻出现了黄秋声歪头,挡住了他背后那双头台灯之中蓝色那一边的光源。 而这个灯,就是许鑫那差点为难死灯光师的点了。 很多人或许难以理解,为什么只是一个简单的双头台灯就这么难弄。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 蓝色的镜头语言,除了代表忧郁、永恒外,还有一层重要的象征意义,那就是理性。 而这两盏台灯,一盏,是和周杰仑背后的那盏灯一样的暖光色。 代表的是关怀,温暖。 而另一站,就是这盏蓝色灯光,表现了理性。 通常,蓝色灯光的灯泡是冷白。 但许鑫这次的要求,逼的灯光师把里面的灯泡同样换上了暖光色。 这双头灯的每一盏含义都是不同的。 首先就是黄秋声偏头说的台词: “我只有你一个儿子。” “我是担心你,你知道吗?” 就这么简单一句,他说这话时,微微偏头,遮挡住了那盏蓝罩暖光灯头。 只留下了那种昏黄的温暖灯色。 那代表着的是属于一名父亲、或者是具有家庭主导地位的领导者对于家庭成员的关怀温暖与命令。 它一直亮着,就像是周杰仑问出那句“不听音乐就是坏人”时,出现在镜头里的那盏一直亮着的灯光一样。 是世界观的展现。 也是身为父亲的坚持。 对孩子的关心,是贯穿始终的信念。 而微微偏头遮盖的那盏蓝色灯,才是属于父亲的“小爱”。 为什么用蓝色?因为父亲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冷静、理性的。 但就如同这盏灯一样。 冷静理性,只是表层。 是灯的灯罩。 而为什么要在蓝色灯罩下面不用冷白光,而用暖黄? 原因也就在此。 归根结底,不管在怎么理性,可出发点却始终是温暖与担忧。 父亲的关心与担忧的情绪,被冷静、理性、客观所包裹。所以他才能说出口那种“不听音乐就是坏人”的言语。 而说出这话时,他背后的暖黄灯光一直亮着,表达的就是关怀。 但为什么许鑫又让他把蓝光遮住? 这里就是第三层意思了。 虽然父亲的温暖、关心、担忧被冷静、客观、理性所包裹,说出来的言语乍一听,很不中听,甚至会被儿子质疑是错误的。 但这就是所谓的天朝式父子的象征。 就像是老爸和自己一样…… 不管是冷静、客观、还是理性,亦或者是心里包藏怎样的一种温暖与担忧……可表达出来时的言语,都是一种“不善言辞”的隐藏。 隐藏掉自己的情绪,用一种传承自基因之中的绝对领导者、首领的地位,强势的宣读出自己的决定。 隐藏情感,不善言辞,你只需要按照我说的做,不要质疑我,也不容质疑我就够了。 甚至,你可以不理解我的做法。 但将来你一定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这就是许鑫对于自己和老爸,或者说……对于父子关系的一种认知。 这一直温暖的黄光,还是那被隐藏起来的蓝光,其实都是父亲内心的写照而已。而隐藏起来后,就只剩下了言语的坚决与不容置疑。 一段特写镜头。 他只通过了一盏双头台灯的光线,与隐藏,就彻底解构……或者说向所有人展现出来了属于自己的观点。 可能很多人不会在意…… 但许鑫觉得如果有人能懂,最好,不懂……也没什么。 只要电影觉得好看就可以了。 而不巧的是…… 李平东懂。 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己镜头里那盏被遮起来的蓝色灯光…… 他下意识的发出了一声叹息。 “唉……” 虽然通过几天的拍摄,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年轻人是属于那种在拍电影时,很清楚自己的第一职责是先让观众看懂故事。第二职责才是在电影中添加自己的想法、语言的老派电影人作风。 也承认这个年轻人真的很优秀。 这种分清主次,泾渭分明,绝对不会喧宾夺主却又完善、丰富、甚至绵里藏针连绵不绝一般的风格自己简直太喜欢了…… 可在他心里,一直觉得这个年轻人距离顶级导演还是有着一些差距的。 直到今天。 他才最终确定。 自己有些看走眼了…… 这个在自己第一部电影里,就已经展露出来了身为一名具有浓烈个人符号所有特质风格的导演…… 绝对是一位天才! 真正意义上的天才! 只要他能沿着自己这个风格与坚持走下去…… 未来的电影名人堂之中,一定有他一把最璀璨夺目的椅子,也一定可以在天朝电影上面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绝对不是四舍五入,而是正儿八经的一万四千一百一十九个字!所以……求月票! (本章完) /122/122455/29389680.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