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新闻发布会有条不紊的在继续进行着。 从电影的整体故事性,到拆解一下拍摄期间发生了哪些趣事等等,进行了大概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后,开始进入了记者提问环节。 所有记者都踊跃举手。 毕竟今天不仅仅有电影的新闻热度,更有许鑫和杨蜜俩人的。 甚至说句难听的。 《风声》只是给那些肯花钱买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准备的。 可花边新闻却是给所有人准备的。 孰轻孰重,在记者心里显然有一杆称。 “您好,我是网鱼娱乐的记者,我想问一下许鑫导演,电影决定在6月12号上映,是打算和《变形金刚》打擂台吗?这一次,您有信心超越它吗?” 许鑫拿着话筒微微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这个问题后,说道∶ “《头文字d》里面,拓海的爸爸文泰曾对拓海说过∶记住,一定不要有跟别人争斗的心。你要赢的,是自己。对我而言也是如此。” 说完,放下话筒,表示自己回答完了。 相当简洁。 但其实这不是他心里的真实想法。 他心里的真实想法同样是∶我要干掉《变形金刚》。 或者说,明知不敌,可他还是想亮剑。 都是二十出头热血上涌的年轻人,谁没有一个侠客梦? 不过,这种话是对自己说的,也是对自己的合作伙伴说的。要是真拿出来告诉所有人,那他觉得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强行拉对立面,或许可以激发一部分人的“情怀“。 但更多的,许鑫觉得是对自己本身的一种不自信的体现。 打铁首先,还是得把自己的身板子弄硬起来才行。 如今的国产电影保护月,看着就跟闹着玩一样。 陷入了一种很古怪的循环。 “没有好莱坞大片=不来电影院。” “不来电影院=国内拍出来的片子(无论好坏)就没票房。” “没票房、上座有问题=国产电影保护月的错。“ “国产电影保护月有错=其他的作品都不来了。” 这种循环,要是一直这么走下去,那所谓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就真成笑话了。 甚至,在许鑫决定国产电影保护月上映后,仔细想想,觉得上面到现在都只是提出了口头建议,而不是真正的落实批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自己人可能都对国产电影没信心。 儿子自己站不起来,爹怎么帮你? 当然了,还可能是有着各种各样其他的原因。 可至少许鑫找到了这种可能性后,更觉着自己走的路没什么错。 别人不敢打的仗,我来打。 打输了也不要紧,只要能小小的活成一个“范例”,证明至少国产电影保护月不是什么假大空,那目的就达到了。 但他脑子里这些想法,没必要和记者说。 自己和他们的服务属性不同。 如果自己喊出了那所谓的“振兴保护月”的口号,在他们的炒作下,迎接自己的肯定是铺天盖地不自量力的嘲笑与批评。 锦上添花他们作用有限,落井下石那可是一等一的能耐。 现在的自己是没犯错。所以金刚不败。 可只要犯个错,什么奥运光环,什么最年轻亿元导演、戛纳金摄影机之类的……夸的有多准,到时候骂的就有多狠。 明知道这样,那还和他们说那么多做什么? 而记者们显然都很不满意他这个回答。 拿电影里的台词在敷衍谁呢? “那您对《风声》这部电影有信心吗?” 这记者还不死心,趁着被工作人员拿走话筒前又追问了一句。 然后就见 到已经放下了话筒的许鑫点点头。 简单的点点头。 没拿话筒,张嘴来了句∶ “有。” 记者们有些无语了。 不过,无语归无语,采访时间有限,大家还是决定转移目标。 “杨蜜你好,请问你对你今后事业的规划怎么定义呢?是打算隐退幕后,还是产后继续复出。许鑫导演你的决定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 “今天是《风声》电影新闻发布会,我只回答相关电影问题,谢谢你的支持。” 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的杨蜜耐着性子聆听完了记者的问题后,直接盖棺定论了这次接受的采访基调。 …… 整个《时光网》的新闻发布会波澜不惊的结束了。 严格意义上来讲,并没有什么爆点。 整个节目环节走的都很正常,聊电影,宣传电影。 真要定义下来,就像是一次寻常的电影发布会,只是这次来的腕儿比较多而已。 但你真要说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之类的。 半点没有。 但许鑫也好,西影厂也罢,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一方面本身来就是宣传电影的,不聊电影聊什么? 第二就是……前段时间这俩人的感情生活,对电影起到的宣传还不够? 哪怕不关注的人,这下都知道了杨蜜和许鑫结婚并且怀孕了。 这是个人名气的宣传效果。 但如果真利用起来,为了一部电影满天满地的去宣传,拿自己的私生活做文章…… 别说西影厂干不干的出来。 就说许鑫这边肯定不会同意。 又不是活不下去了,必须得靠炒作赚钱…… 何必呢? 而参加完时光网的发布会后,晚上,虽然杨蜜没出席,但大家还是正儿八经的在秦川雅舍吃了一顿高规格的杀青宴。 可惜张函予没来。 他为反人口贩卖行动推出的首部宣传动画《交汇点》配音去了。 而接下来的流程就相当简单了。 在西影厂的运作下,《风声》的宣传流程在燕京开启了三站。 一场《时光网》,一场燕京电视台的演员访谈,在晚间新闻给了2分半钟的时间。最后一场是《金影流声》的宣传采访。 紧接着,许鑫就马不停蹄的和黄小明、于懒一起去了深圳,参加了滕讯网的专访。 滕讯网的专访后,又跑到了搜狐那边举行了一场粉丝见面会。 不过这次于慷换成了苏有鹏。 作为导演,在《秘密》的时候,他明显没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电影宣传周期。 但这次是真的直观感受到了。 确实忙。 一个行程接一个行程。 回答的东西也都大差不差。 其他人也是如此。 甚至,为了“于老师”的电影宣传,德芸社的大大小小的演出,郭德刚那边的商演专场也都在不遗余力的给粉丝宣传。 让原本知名度就已经不小了的《风声》,在众人的忙碌下,于观众的心底更添了三分期待。 …… 5月31号。 杨蜜终于履行完了和老东家荣信达的合约。 并且,把一份自己的辞别信,发到了不属于自己的“自己“的博客那。 信并不长,几百字。 字里行间全都是对荣信达,对“二李”以及其他和自己合作过的导演的感激。 第(1/3)页